和公仪饮茶

北焙和香饮最真,绿芽未雨带旗新。

煎须卧石无尘客,摘是临溪欲晓人。

云叠乱花争一水,凤团双影贡先春。

清风未到蓬莱路,且把吟瓯伴醉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北焙的香茗最为纯正,雨前嫩绿的茶叶带着旗帜般的嫩叶。
煮茶需在无尘的石头上静心,采摘者临近溪边,仿佛在黎明时分。
云雾缭绕,花朵围绕着清澈的溪水竞相绽放,凤凰团茶如双影献于早春。
清风尚未吹过仙境之路,暂且用吟唱的茶杯陪伴醉人的酒巾。

注释

北焙:指在北方烘焙茶叶的地方。
香饮:香气四溢的饮品,这里指茶。
绿芽:新鲜的茶叶。
未雨:雨前。
带旗新:带有嫩叶的新鲜。
煎须:煮茶时需要。
卧石:静置在石头上。
无尘客:没有尘埃的客人,形容环境清洁。
摘是:采摘。
临溪:靠近溪边。
欲晓人:即将破晓的人。
云叠:云层重叠。
乱花:纷繁的花朵。
争一水:争夺一溪清水。
凤团:一种名贵的茶。
双影:成对出现。
贡先春:作为春季贡品。
清风:清爽的风。
蓬莱路:传说中的仙人之路。
吟瓯:吟咏时使用的茶杯。
伴醉巾:陪伴饮酒的巾帕。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品茶的生动图景。诗人以精细的笔触,捕捉了茶叶从焙制到沏饮的各个瞬间,以及自然界的点滴变化。

“北焙和香饮最真”,北方的焙制工艺使得茶香更加纯正,饮用时能感受到其中的真味。“绿芽未雨带旗新”,春天茶叶初长,还没来得及春雨,便如同新旗一般鲜明。

“煎须卧石无尘客”,诗人细致地描述了沏茶时须臾间茶叶与石相触而不染尘埃,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的高洁情操。“摘是临溪欲晓人”,在溪边挑选茶叶,似乎能预见到天将破晓的人静谧心境。

“云叠乱花争一水”,云层叠加,如同乱发一般,而山间清泉则在这些自然景象中独自流淌,诗人通过这种对比突显了茶之清新。“凤团双影贡先春”,茶叶如同凤凰般聚集,其双重的阴影似乎在向早春致敬。

“清风未到蓬莱路”,即便是蓬莱仙境也还未有清风到来,诗人通过这种超脱现实的设定,表达了对远离尘世、寻求精神寄托的渴望。“且把吟瓯伴醉巾”,在这样的环境中,以茶为伴,与古代文人吟咏瓯器的雅兴相结合,共同伴随着酒意朦胧的巾帼,这里隐喻了诗人的清高自许和对精神生活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品茶过程的细腻描写,以及与自然景物的交融,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寄情山水的意境,是一首充满禅意和哲思的佳作。

收录诗词(410)

王圭(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公仪送白鹇于永叔

清风楼古琴三尺,玉蕊花飞酒几缸。

月窟怜君霜兔独,金茎誇我露禽双。

白鹇浴雪来春槛,古瓦涵星送晓窗。

怅望紫微池上凤,主人才品自经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江]韵

和王景彝中丞衰病

东风吹画省,衰病若为情。

自惜春将过,相逢老已惊。

夜愁聊把酒,早梦忽闻莺。

犹喜年来事,门前桃李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和圣俞春雨

云飞寒影欲千层,暝雨兼风断复增。

羃羃池台空锁树,萧萧帘幕更飘灯。

归将春晚花应笑,老入年来酒易凌。

沟水东西人怅望,锦书虽襞为谁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和圣俞春雪

二月犹逢雪,春寒一倍加。

云重应阻雁,风横祇愁花。

碧水离思断,琼楼醉倚斜。

谁知下帷苦,未晓已闻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