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光藏主之南徐

三呼梼下愧灵襟,湖海丛林已遍寻。

忘却飞猿旧时路,到头曾不厌初心。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翻译

多次呼唤梼杌,心中充满愧疚,已经遍寻过江湖与丛林。
曾经熟悉的飞猿之路已被遗忘,到最后还是不改最初的心意。

注释

梼:梼杌,古代传说中的恶兽,这里象征困难或挑战。
愧灵襟:愧疚于纯洁的心灵。
湖海丛林:泛指广阔的天地和自然环境。
遍寻:到处寻找。
忘却:忘记。
飞猿旧时路:昔日与猿猴相伴的山路,可能象征过去的经历。
到头:最终,到底。
厌初心:改变最初的本心。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智愚所作的《法光藏主之南徐》。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佛法探索的执着和对初心的坚守。"三呼梼下愧灵襟"一句,可能是在禅修或参访过程中,诗人多次呼唤佛法真谛,内心感到惭愧,因为即使经过了广泛的寻找和修行,仍未忘记最初的虔诚与敬畏。"湖海丛林已遍寻"描绘了诗人遍游各地寺庙,寻求佛法的经历。"忘却飞猿旧时路"暗指昔日求道之路艰辛,但诗人并未因时间流逝而忘记初衷。最后一句"到头曾不厌初心"强调了诗人对佛法追求始终如一,未曾厌倦,保持着最初的热情和决心。整首诗体现了僧人的修行毅力和对佛法的深深敬仰。

收录诗词(545)

释智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俗姓陈。16岁依近邑的普明寺僧师蕴出家。宝祐四年(1256年),在灵隐寺鹫峰庵受请入住庆元府阿育王山利寺。景定元年(1260年),入住柏岩慧照寺。五年(1264年),受诏住临安府净慈报恩寺。宋度宗咸淳元年(1265年),迁径山兴圣万寿寺。五年(1269年),卒,年八十五。为运庵禅师法嗣

  • 号:虚堂
  • 籍贯:四明象山(今属浙江)
  • 生卒年:1185年—1269年

相关古诗词

泳侍者不受育王藏主

劫空田地自由身,眼绽无心典竺坟。

探讨正音谁可拟,调高终是遏行云。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

贤侍者号木翁

录曲轮囷儿似痴,春风花鸟自忘机。

年来老大浑无用,一任丛林鼓是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剑池

石壁千寻势崄巇,下临寒玉浸蟾辉。

古今多少凭阑者,亲见干将到底稀。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潍阳闲居二首(其二)

堂前绿柳堂后槐,九夏轩窗清荫佳。

饮酒哦诗不解事,恬然飞爽游无怀。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