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花映垂杨汉水清,微风林里一枝轻。
即今江北还如此,愁杀江南离别情。
此诗描绘了一幅春日江景图。首句“花映垂杨汉水清”中的“花映垂杨”,可见柳树间花瓣随风飘落,映衬着垂挂的柳枝,营造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而“汉水清”则表明这条古老的河流在春日里水质清澈,流淌不息。整体上,这句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喜悦。
第二句“微风林里一枝轻”更是捕捉了一丝不经意间的春日细节。“微风”吹拂过树林,“一枝轻”则是那随风摇曳的花枝,极其生动地展现了春天的温婉与柔美。
然而,从第三句“即今江北还如此”开始,诗人情感发生转变。这里的“江北”指的是远离的地点,而“还如此”则暗示着诗人对于那边风景依旧的无奈和留恋。这种情感在第四句“愁杀江南离别情”中达到了高潮。“愁杀”表达了深深的忧伤,“江南离别情”则是对远方美好场所不能亲临的哀叹,诗人借此抒发了对远方之地的留恋和不舍。
整首诗通过对春日景色的描绘和个人感情的流露,展示了一种既有美好的自然观照,又融入了深切情感的复杂艺术境界。
不详
唐代诗人,有说是邢台人或说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开元十五年与王昌龄同榜进士,长仕宦不得意,来往山水名胜,过着一个很长时期的漫游生活。后移家隐居鄂渚。大历中,曾任盱眙尉
家园好在尚留秦,耻作明时失路人。
恐逢故里莺花笑,且向长安度一春。
铁马胡裘出汉营,分麾百道救龙城。
左贤未遁旌竿折,过在将军不在兵。
玉帛朝回望帝乡,乌孙归去不称王。
天涯静处无征战,兵气销为日月光。
北海阴风动地来,明君祠上望龙堆。
髑髅皆是长城卒,日暮沙场飞作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