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岁.代人为寿

五云缥缈。朝退金门晓。归未稳,传宣到。

龙楼陪夕宴,凤沼吟春草。

人间世,谁知自有蓬莱岛。一杯宜劝了。

换得天颜笑。人不老,春长好。

从今千百岁,总是中书考。

瑶池会,金盘剩荐安期枣。

形式: 词牌: 千秋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盛大的宴会,通过细腻的语言展现了宴会上的豪华与欢乐气氛。"五云缥缈"一句便拉开了序幕,画面中的云彩轻柔而迷离,预示着接下来的场景将是超凡脱俗的。

"朝退金门晓"透露出宴会是在皇宫之中举行,时间在清晨金门(宫门)退潮之后,这种描写增添了一丝帝王气派。紧接着"归未稳,传宣到"则显示了宴会的急迫与隆重,主人急于招待远道而来的宾客。

龙楼陪夕宴,凤沼吟春草"中的“龙楼”和“凤沼”象征着高贵与美好,而“陪夕宴”则是说宴会延续到了晚上,“吟春草”可能指的是在宴会中吟诵春天的诗词,增添了一份生机与活力。

"人间世,谁知自有蓬莱岛。"这两句诗意在表达,在这繁华的人世间,谁又能知道或许存在着如传说中的蓬莱仙岛一般的理想之地呢?这种超脱现实的情感表露出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接着"一杯宜劝了。换得天颜笑。人不老,春长好。从今千百岁,总是中书考。瑶池会,金盘剩荐安期枣。"则描绘了一场宴饮之乐,其中“一杯”、“天颜笑”表明酒宴中的欢愉,“人不老,春长好”则是在祝愿人们永葆青春和春天永恒的美好。而“从今千百岁”则是对未来的无限憧憬,"总是中书考"可能暗指宴会上的文人墨客们对文学艺术的追求。最后,“瑶池会”、“金盘剩荐安期枣”又一次强调了宴会的奢华与精致。

这首诗通过对宫廷宴会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以及他们对于理想世界的憧憬。

收录诗词(58)

杨炎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杨万里之族弟。庆元二年(1196)年五十二始登第,受知于京镗,为宁县簿。六年,除架阁指挥,寻罢官。嘉定三年(1210)于大理司直任上以臣僚论劾,诏与在外差遣,知藤州。嘉定七年又被论罢,改知琼州,官至安抚使。与辛弃疾交谊甚厚,多有酬唱

  • 籍贯:庐陵(今江西吉安)
  • 生卒年:1145—?

相关古诗词

水调歌头(其一)登多景楼

寒眼乱空阔,客意不胜秋。强呼斗酒,发兴特上最高楼。舒卷江山图画,应答龙鱼悲啸,不暇愿诗愁。风露巧欺客,分冷入衣裘。

忽醒然,成感慨,望神州。可怜报国无路,空白一分头。都把平生意气,只做如今憔悴,岁晚若为谋。此意仗江月,分付与沙鸥。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押[尤]韵

水调歌头(其二)呈辛隆兴

杖屦觅春色,行遍大江西。

访花问柳,都自无语欲成蹊。

不道七州三垒,今岁五风十雨,全是太平时。

征辔晚乘月,渔钓夜垂丝。诗书帅,坐围玉,尘挥犀。

兴方不浅,领袖风月过花期。

只恐梅梢青子,已露调羹消息,金鼎待公归。

回首滕王阁,空对落霞飞。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其五)

把酒对斜日,无语问西风。

胭脂何事,都做颜色染芙蓉。

放眼暮江千顷,中有离愁万斛,无处落征鸿。

天在阑干角,人倚醉醒中。千万里,江南北,浙西东。

吾生如寄,尚想三径菊花丛。

谁是中州豪杰,借我五湖舟楫,去作钓鱼翁。

故国且回首,此意莫匆匆。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其六)

一笛起城角,吹破小梅愁。

东风犹未,谁遣春信到吾州。

闻得东来千骑,鼓舞儿童竹马,和气与空浮。

桃李未阴处,准拟种千头。今太守,宋人物,晋风流。

政成谈笑,不妨高兴在南楼。

只恐蓬莱仙伯,合侍玉皇香案,难作寇恂留。

约住紫泥诏,凭轼且优游。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