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月夜泛舟于金陵石头城

秦淮流水西复东,倒涵天影磨青铜。

飞廉扫空出海月,明珠飞入琉璃宫。

著我扁舟二三友,江上雪槎泛牛斗。

笑语人间两岸灯,进君江上一尊酒。

醉来起舞听浩歌,宛如玉树春风和。

世间乐事古来少,天下月明今夕多。

六代江山自潇洒,潮落潮生石城下。

人生得意当欢游,此月此水年年秋。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萨都剌的《中秋月夜泛舟于金陵石头城》描绘了一幅秦淮河畔的月夜美景。开篇以流水比喻秦淮河水的流动,形象地写出月亮倒映在水面,如同磨过的青铜般明亮。接下来,诗人运用神话元素,将月光比作飞廉扫过的海月和飞入宫殿的明珠,增添了神秘与华美的色彩。

诗人乘着小船,与友人一同畅游,江面如雪,牛斗星斗皆可见,两岸灯火阑珊,营造出欢乐的氛围。他们举杯对月,醉中歌舞,仿佛置身于玉树春光之中,感受到人生的短暂欢愉。诗人感慨,尽管世间快乐不多,但此刻的月色如此明亮,让人倍感珍惜。

最后,诗人回顾历史,感叹六朝古都石头城的沧桑变迁,潮起潮落,而自己却在此赏月泛舟,享受着一年一度的秋意。整首诗寓情于景,表达了诗人对当下美好时光的珍视和对历史沉淀的感慨,展现出浓厚的历史人文情怀。

收录诗词(800)

萨都剌(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画家、书法家。回族(一说蒙古族)。出生于雁门(今山西代县),泰定四年进士。授应奉翰林文字,擢南台御史,以弹劾权贵,左迁镇江录事司达鲁花赤,累迁江南行台侍御史,左迁淮西北道经历,晚年居杭州。善绘画,精书法,尤善楷书。有虎卧龙跳之才,人称燕门才子。他的文学创作,以诗歌为主,诗词内容,以游山玩水、归隐赋闲、慕仙礼佛、酬酢应答之类为多,思想价值不高。还留有《严陵钓台图》和《梅雀》等画,现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 字:天锡
  • 号:直斋
  • 籍贯:其先世为西域
  • 生卒年:约1272—1355

相关古诗词

晓上石壁滩

龙溪三月人上船,十里五里滩声喧。

浪花飞雪洒石壁,船尾落月倾金盘。

越儿卧篙头刺水,露重布帆风不起。

近山钟动石楼中,隔水鸡鸣烟树里。

过江日日水与山,诗人得趣如得官。

白云遥在太行北,何日归舟下石滩。

形式: 古风

过临平

昔人五月临平路,汀洲藕花满无数。

此来三月过临平,雪白杨花捲波去。

杨花捲尽藕花开,今人古人俱到来。

欲向山阴寻贺老,酒船到处且徘徊。

形式: 古风

越溪曲

越溪春水清见底,石罅银鱼摇短尾。

船头紫翠动清波,俯看云山溪水里。

谁家越女木兰桡,髻云堕耳溪风高。

采莲日暮露华重,手滴溪水成蒲萄。

盈盈隔水共谁语,家在越溪溪上住。

蛾眉新月破黄昏,双橹如飞剪波去。

形式: 古风

紫溪道中

三月晦日春欲还,深林百鸟鸣间关。

绿云迷合紫溪岭,白雨遥挂乌石山。

山高雨落不到地,万壑千岩洒飞翠。

远人送春千里归,风送蓝舆野花坠。

间关咫尺上青霄,海上三山路不遥。

地僻题诗公事少,芙蓉帐里紫云飘。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