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庭芳.七夕

粉席迎凉,彤云送暑,晚风初度红楼。

玉炉香篆,彩线络琼钩。

露脚斜飞鹊羽,明河泻、淡淡清流。

中宵静、黄姑织女,又值一岁秋。悠悠。

看此夜,方填银浪,旋解星裯。

渐月迷津渡,双盼难留。

虽是人间天上,离别处、一概都愁。

穿针罢、蛛丝未断,闲整玉搔头。

形式: 词牌: 满庭芳 押[尤]韵

鉴赏

这首《满庭芳·七夕》由清代词人李雯所作,描绘了七夕节的浪漫与哀愁。词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七夕之夜的清凉与凉爽,以及天空中云彩的变化,暗示着季节的更替。通过“玉炉香篆”、“彩线络琼钩”等细节,营造出一种华美而略带忧郁的氛围。

“露脚斜飞鹊羽,明河泻、淡淡清流”,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夜晚的景象,露珠在空中轻盈地滑落,如同飞舞的鹊羽;银河倾泻而下,映照出淡淡的水流,展现出一种宁静而又神秘的美。

“中宵静、黄姑织女,又值一岁秋”,词人将目光投向了传说中的织女与牛郎相会的时刻,表达了对这份古老爱情故事的感慨。每年的这个时候,他们只能短暂相聚,词中流露出对分离的哀愁和对团圆的渴望。

“悠悠。看此夜,方填银浪,旋解星裯”,这几句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壮丽与神秘,仿佛整个宇宙都在为这一夜的浪漫而沸腾,而随后的“方填银浪,旋解星裯”则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宇宙的无常。

“渐月迷津渡,双盼难留”,月亮逐渐模糊,渡口变得难以辨认,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爱情的不易长久。尽管如此,“虽是人间天上,离别处、一概都愁”,词人表达了对人间与天界爱情普遍存在的哀愁之情。

最后,“穿针罢、蛛丝未断,闲整玉搔头”,通过描述女子在七夕之夜的活动,如穿针引线、整理发饰,既体现了传统习俗,也寄托了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与追求。整首词在描绘七夕之夜的美丽景象的同时,也深刻地表达了对爱情、离别与时间流逝的思考和感慨。

收录诗词(135)

李雯(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崇祯十五年举人。与陈子龙等有“云间六子”之称。入清,被荐任内阁中书舍人。多尔衮致史可法、唐通等信,均其手笔。不久,忧伤而死。有《蓼斋集》

  • 字:舒章
  • 籍贯:明末清初江南青浦
  • 生卒年:1608—1647

相关古诗词

满庭芳.中秋

玉树风疏,朱楼云卷,桂枝新剪轻黄。

藕丝牵断,莲粉堕红房。

此夜平分秋色,金波转、纨扇初凉。

开罗幕、鹊炉微暖,香散楚天长。

玉颜寂寞处,双横翠袖,自整明珰。

渐月华空馆,露滑银床。

破镜半衔云树,九秋恨、一概平量。

又何待、霜凝画角,飞雁两三行。

形式: 词牌: 满庭芳 押[阳]韵

凤凰台上忆吹箫.次清炤韵

漏咽铜龙,风销蜡凤,醒来犹倚香篝。

对双鸾临镜,妆罢还羞。

满目青山画里,萦别绪、生怕凝眸。

难消受,一庭芳草,半只帘钩。悠悠。

春风度也,这千万垂杨,不系扁舟,自吹箫人去,凤锁云稠。

应念别时清泪,登临处、回首江流。

江流下,落花飞絮,遍写离愁。

形式: 词牌: 凤凰台上忆吹箫

玉蝴蝶

惯是离愁天气,未休暮雨,又见朝云。

半起斜临宝镜,懒织回文。

弄长槐、黄鹂初滑,催卷幕、紫燕轻分。自温存。

漫调珠柱,更倚兰薰。思君。

绿窗细语,蛮笺心事,剪烛殷勤。

好梦才醒,又依灯影伴黄昏。

画乘鸾、丹青纨扇,裁连理、石竹罗裙。暗销人。

香闺岁月,几浥红纶。

形式: 词牌: 玉蝴蝶

念奴娇.端午蓝溪即事

蓝溪新涨,看金塘几曲、画楼临水。

不卷湘帘人影动,水戏鱼龙起。

朱果雕蒲,粉盘绣虎,长缕飘香细。

云鬟著雨,更萦一川烟翠。

回想家在东吴,彩衣联臂,今日人千里。

有个凭栏凝望处,茧彩香囊谁寄。

草号宜男,花开夜合,都是伤心地。

双双碧鸦,几回惊起沙际。

形式: 词牌: 念奴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