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长安故苑有怀

唐室空城有旧基,荒凉长使后人悲。

遥村日暖花空发,废苑春深柳自垂。

事著简编犹可念,景随陵谷更何疑。

入梁朝士无多在,谁向秋风咏黍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唐朝的皇宫如今只剩遗迹,荒凉景象让后来的人感到悲哀。
远处村庄阳光温暖,花朵却无人欣赏,废弃的园林春天深入,只有柳树独自低垂。
历史记载虽留在书中,仍然值得怀念,随着时光变迁,景色依旧,还有什么好怀疑的呢?
进入梁朝的官员已所剩无几,还有谁能在这秋风中吟咏亡国之痛呢?

注释

唐室:唐朝的皇宫。
空城:只剩下遗迹的城市。
旧基:古老的根基。
荒凉:荒芜冷清。
后人:后来的人。
悲:感到悲哀。
遥村:远处的村庄。
日暖:阳光温暖。
花空发:花朵独自开放。
废苑:废弃的园林。
春深:春天深入。
柳自垂:柳树独自低垂。
事著:事迹记载于。
简编:书籍。
犹可念:仍然值得怀念。
景随陵谷:景色随着地势变化。
更何疑:还有什么好怀疑的。
入梁朝士:进入梁朝的官员。
无多在:已经不多了。
谁:谁会。
咏黍离:吟咏《黍离》这样的哀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长安故苑的荒凉景象,以唐代遗迹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和人事沧桑的感慨。首句"唐室空城有旧基"点出长安昔日的繁华已成过往,只剩下残破的遗址。"荒凉长使后人悲"流露出对昔盛今衰的深深哀叹。

颔联"遥村日暖花空发,废苑春深柳自垂"通过描绘春天里村庄远处花开而废苑寂静的对比,进一步渲染了物是人非的凄凉氛围。"事著简编犹可念"暗示历史记载中的往事尚能引起人们的追忆,然而"景随陵谷更何疑"则强调自然变迁之无情,人事变迁之无奈。

尾联"入梁朝士无多在,谁向秋风咏黍离"借典故表达对故人的怀念,以及对时移世易、知音难觅的感伤。寇准以宋人身份,站在长安故苑,面对秋风,吟咏《诗经·王风·黍离》的亡国之痛,寄托了自己对唐朝兴衰的沉思和个人命运的感慨。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史学素养和敏锐的历史洞察力。

收录诗词(299)

寇准(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北宋政治家﹑诗人。太平兴国五年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大名府成安县。天禧元年,改山南东道节度使,再起为相(中书侍郎兼吏部尚书、同平章事、景灵宫使)。天圣元年(1023)九月,又贬衡州司马,是时病笃,诏至,抱病赴衡州(今衡阳)任,病故于竹榻之上,妻子宋氏奏乞归葬故里。皇佑四年,诏翰林学士孙抃撰神道碑,帝为篆其首曰“旌忠”。善诗能文,七绝尤有韵味,今传《寇忠愍诗集》三卷

  • 字:平仲
  • 籍贯: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
  • 生卒年:961-1023

相关古诗词

春日怀张曙

不见张夫子,岩花几度新。

久闲空赋命,远别更伤春。

雨艇愁天末,烟蓑隐渭滨。

应嗟年未冠,已作异乡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春日闲望有感

水乡春气变新正,风物光荣异帝城。

闲步偶寻芳草色,空林独听野莺声。

烟霞未得从幽兴,吟赏潜悲减旧情。

燕麦杨花自摇荡,不知离客困南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春日登楼怀归

高楼聊引望,杳杳一川平。

远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

荒村生断霭,深树语流莺。

旧业遥清渭,沉思忽自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春望书事

因晴每日向吟台,纵目山城景象开。

白鸟静投沙浦去,落花闲逐野泉来。

客愁已被杨烟染,春色难甘蜀魄催。

看即流芳无处问,但将馀兴殢黄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