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公劝楚真叟应进士举以诗勉之

太祖皇帝龙飞初,君家枢密推日车。

一时事载太史笔,九庙画展功臣图。

昭陵取士极妙选,乃孙应诏从诸儒。

威如草木部刺史,屡进药石谏大夫。

谁知冷落百蛮里,忽见其后清而腴。

读书过眼似皎月,裁诗出手争秋蕖。

诸公力请举进士,骈四俪六子有馀。

三经新义未改科,一代元老出此涂。

要令我才必有用,不忧此口无以糊。

他年上国与计偕,看日五色传天衢。

形式: 古风

翻译

太祖皇帝即位之初,您家族掌管枢密院推动国家运转。
历史上的重大事件都记在史官的笔下,您的功绩被绘制在九庙的功臣画像中。
昭陵时期选拔人才极为精挑细选,您的孙子响应诏书跟随众多学者求学。
您的威望如同草木州郡的刺史,常进忠言如同良医,担任谏大夫。
谁料您却在偏远之地默默无闻,但后人发现您的清廉和才学。
您的学问过目如明月,诗歌创作如同秋天的荷花。
众官员极力推荐您参加进士考试,您的文章辞藻华丽无比。
尽管新经义并未改变科举,但您作为一代元老,依然才华横溢。
您坚信自己的才能必有大用,不怕生活清贫。
将来有一天,您将在京城与同僚共商国是,光芒照耀天际。

注释

太祖皇帝:开国皇帝。
枢密:中央军事机构。
推日车:掌管国家运行。
太史笔:史书记载。
九庙:皇家宗庙。
功臣图:功臣画像。
昭陵:皇帝陵墓。
极妙选:精心选拔。
应诏:响应诏书。
威如:威望如。
刺史:地方长官。
药石:直言规劝。
冷落:默默无闻。
清而腴:清廉且有才学。
皎月:明亮的月亮。
秋蕖:秋季的荷花。
举进士:参加进士考试。
骈四俪六:辞藻华丽。
新义:新的经义。
元老:资深官员。
有用:有价值。
糊:谋生。
上国:京城。
计偕:共同参与决策。
五色:五彩斑斓。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理想中的太祖皇帝龙飞升天的壮丽景象,开篇便以“君家枢密推日车”展现出皇权的神秘与强大。接着,“一时事载太史笔,九庙画展功臣图”则表明了历史记载和功勋彪炳的重要性。诗人通过“昭陵取士极妙选,乃孙应诏从诸儒”描绘了一位才华横溢、深受皇帝器重的学者形象。

然而,这种辉煌的场面与个人命运之间却存在着落差,“谁知冷落百蛮里,忽见其后清而腴”透露出一种人生无常和命运多舛的情感。诗中的“读书过眼似皎月,裁诗出手争秋蕖”则展示了诗人的文采与才华。

在“诸公力请举进士,骈四俪六子有馀”中,可以看出诗人对友人们力荐其参加科举考试的期待和鼓励。紧接着,“三经新义未改科,一代元老出此涂”则是对传统文化和学术创新的一种呼吁。

最后,“要令我才必有用,不忧此口无以糊。他年上国与计偕,看日五色传天衢”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才能的自信,以及希望将自己的文学才华用于国家和社会的美好愿景。

收录诗词(359)

朱翌(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舒州(今安徽潜山)人,卜居四明鄞县(今属浙欲)。绍兴八年(1138),除秘书省正字,迁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祠部员外郎、秘书少监、起居舍人。十一年,为中书舍人。秦桧恶他不附己,谪居韶州十九年。桧死,充秘阁修撰,出知宣州、平欲府。乾道三年卒,年七十一。名山胜景,游览殆

  • 号:潜山居士
  • 籍贯:省事老
  • 生卒年:1097—1167

相关古诗词

读杜诗至减米散同舟路难思共济舟人偶来告饥似诗谶也

老翁起布衣,诗史天下选。

眼中无全牛,万象转綮窾。

曹刘知几辈,波澜付一卷。

凄其忧世心,妙若医国扁。

惜哉无孔子,不得并坟典。

豹露管中班,吾犹及浅浅。

岁月走江淮,冷淡空盘盏。

诸子不见味,咀嚼必禁脔。

遗编过三复,奥义见百遍。

长言起清风,竦立侍冠冕。

减米散同舟,读已事在眼。

吾岂监河侯,不救在陈患。

生尘甑屡空,戛釜声不免。

迢迢千里程,与汝共艰崄。

虽无百丈牵,顾有众力挽。

愿学平原公,试草乞米简。

更问偕来人,恐有蔡明远。

形式: 古风

豹隐轩诗

金钱晕花山中奇,七日雾雨人不知。

一朝跃出从于菟,毛群惊骇光陆离。

钓竿在手身在野,未用声名动天下。

久幽则见理则然,世间岂有终藏者。

道人见笑皮为灾,羔裘要袖孰剪裁。

男儿独患无文尔,圣世何忧不遇哉。

形式: 古风

高风堂

一溪之云各为雨,聊与萧王分出处。

乱山深处有生涯,三尺渔竿一枝橹。

细读怀仁辅义书,先生于世未尝疏。

我已飘然遗物去,斯言却以告司徒。

参政树碑颂遗德,舍人作堂诏无极。

高风之高高几何,下视乌龙六千尺。

形式: 古风

寄无锡诸蒋

夜帆起奔牛,乌竿鸣五两。

百年几寒暑,两岁五来往。

竟不到惠山,闲日真难享。

闻道山中泉,煮茗蒙珍赏。

当年京浙递,不洗牛李党。

故人在邑中,乃汉三径蒋。

欲击月下门,正想鼻雷响。

兹山君常到,此约吾又爽。

且复卜后来,归程一阳长。

形式: 古风 押[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