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城述怀

江外音书久不来,重城昏鼓又相催。

眼前萤掣檐前电,耳底蚊轰屋底雷。

乃事类棋方入局,此心如火已成灰。

凭君试问吴元白,老寇东川回未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翻译

很久没有来自江外的消息和书信了,城中的暮鼓声又在催促着时光流逝。
眼前闪烁的萤火如同檐前的闪电,耳边嗡嗡作响的蚊子像屋内的雷鸣。
如今事务繁多,就像棋局刚开局,而我的心已经疲惫如灰烬。
请你问问吴元白,那个往东川的老敌手,他是否已经返回?

注释

江外:指远离家乡的地方。
昏鼓:傍晚的鼓声,象征时间的流逝。
相催:相互催促,暗示内心的焦虑。
萤掣:形容萤火虫飞动快速。
檐前电:比喻萤火的闪烁像闪电一样。
蚊轰:形容蚊子叫声大。
屋底雷:比喻蚊子声如雷鸣。
乃事:指当前的事务。
成灰:形容心灰意冷。
吴元白:虚构的人物或者诗人代称,可能暗示友人或某位知名人物。
老寇:老对手,这里指敌人或挑战者。
东川:地名,可能指诗人关心的地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战争的氛围和个人内心的焦虑与无奈。开篇“江外音书久不来”,表达了对远方消息的渴望,但长时间得不到任何信息,显露出一种隔绝与孤立的情境。“重城昏鼓又相催”则强化了这种紧张和危机感,重城即坚固的城池,昏鼓可能是指战争中用来警报的鼓声,这里暗示着战事紧迫。

“眼前萤掣檐前电,耳底蚊轰屋底雷”两句通过对比强调了这种紧张感的普遍性。萤火虫在眼前闪烁,檐前的电可能是指即将到来的风暴,这些自然现象被赋予了战争来临的预兆,而蚊子和屋顶的雷声则使得这种紧迫感更加逼真。

“乃事类棋方入局,此心如火已成灰”表达了诗人面对战乱的心境。就像下棋到了关键时刻,内心的焦虑与煎熬如同燃烧的火焰,但又已经耗尽,化为灰烬,这种比喻传递出一种深沉的无力感和绝望。

最后,“凭君试问吴元白,老寇东川回未回”则是对历史人物或事件的提及,可能是在求证一段往事的真伪,或是通过历史类比来强化自己的情感表达。整首诗通过战争氛围和个人内心世界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在特定历史时刻下的深沉情感与复杂心理状态。

收录诗词(402)

华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诗人。生卒年不详。因读书于贵池齐山翠微亭,自号翠微,武学生。苏师旦,下建宁(今福建建瓯)狱。韩侂胄诛,放还。嘉定十年(1217),登武科第一,为殿前司官属。密谋除去丞相史弥远,下临安狱,杖死东市。其诗豪纵,有《翠微北征录》

  • 字:子西
  • 籍贯:贵池(今属安徽)
  • 生卒年:1205

相关古诗词

纸帐

主人冰雪洒胸襟,买宿银城不计缗。

春草有诗皆白雪,秋毫无梦到红尘。

月娥好作云间侣,风伯不寒冰下人。

更喜五更窗外月,梅梢分得一枝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诉董寺丞

神首罗睺欲蚀天,弯弓直造玉皇前。

九重不忍诛林甫,一札翻令囿马迁。

投鼠固知当忌器,得鱼谁敢便忘筌。

吾今一死初无憾,愿把孤忠托孟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邸食责庖者

陋邸已无味,庖人更不材。

盦炊全做粥,烧鲞半成灰。

添醋酸绵齿,研椒辣木腮。

何时耸堂脔,香雾霭樽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闷中赓赵丞韵

壮士不同儿女曹,谁云赋性太粗豪。

一编韬略进擒虎,十辖丝纶学钓鳌。

剑口不磨韩信血,鼎心须刮食其膏。

英雄多少不平气,一夜朔风争怒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