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青龙寺赠崔大补阙

秋灰初吹季月管,日出卯南晖景短。

友生招我佛寺行,正值万株红叶满。

光华闪壁见神鬼,赫赫炎官张火伞。

然云烧树火实骈,金乌下啄赪虬卵。

魂翻眼倒忘处所,赤气冲融无间断。

有如流传上古时,九轮照烛乾坤旱。

二三道士席其间,灵液屡进玻黎碗。

忽惊颜色变韶稚,却信灵仙非怪诞。

桃源迷路竟茫茫,枣下悲歌徒纂纂。

前年岭隅乡思发,踯躅成山开不算。

去岁羁帆湘水明,霜枫千里随归伴。

猿呼鼯啸鹧鸪啼,恻耳酸肠难濯浣。

思君携手安能得,今者相从敢辞懒。

由来钝騃寡参寻,况是儒官饱闲散。

惟君与我同怀抱,锄去陵谷置平坦。

年少得途未要忙,时清谏疏尤宜罕。

何人有酒身无事,谁家多竹门可款。

须知节候即风寒,幸及亭午犹妍暖。

南山逼冬转清瘦,刻画圭角出崖窾。

当忧复被冰雪埋,汲汲来窥戒迟缓。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作品,名为《游青龙寺赠崔大补阙》。从鉴赏的角度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超的艺术造诣,而且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净化的思想情操。

诗中“秋灰初吹季月管,日出卯南晖景短”两句,以精准的笔触勾勒出了初秋时节的特点。秋天的微风轻拂,日光南倚,使得一天的时间显得格外宝贵。

“友生招我佛寺行,正值万株红叶满”则描绘了诗人受邀前往青龙寺的情景,那里美丽的秋色吸引着人们的心。在这个环境中,诗人的心灵得到了一种净化和升华。

接下来的“光华闪壁见神鬼,赫赫炎官张火伞”等句,通过对佛寺内部装饰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于宗教艺术的欣赏,同时也反映出他对于精神世界的向往。

诗中还穿插着对自然景象和历史传说的一些联想,如“然云烧树火实骈,金乌下啄赪虬卵”等,通过这些意象的运用,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宇宙万物、历史沧桑的深刻感悟。

在后半部分,“桃源迷路竟茫茫,枣下悲歌徒纂纂”等句,则流露出诗人对于归隐田园生活的一种向往,这与他追求超脱尘世的心理状态相呼应。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精湛的语言,不仅展示了作者的文学才华,也反映出他对自然、历史和宗教的深刻理解,以及对于人生境遇的独到感悟。

收录诗词(424)

韩愈(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 籍贯: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
  • 生卒年:768~824

相关古诗词

游祝融峰

祝融万丈拔地起,欲见不见轻烟里。

山翁爱山不肯归,爱山醉眠山根底。

山童寻着不敢惊,沉吟为怕山翁嗔。

梦回抖擞下山去,一径萝月松风清。

形式: 古风

琴操十首(其三)龟山操

龟之氛兮,不能云雨。龟之蘖兮,不中梁柱。

龟之大兮,祗以奄鲁。知将隳兮,哀莫余伍。

周公有鬼兮,嗟余归辅。

形式: 琴操 押[麌]韵

琴操十首(其四)越裳操

雨之施物以孳,我何意于彼为。

自周之先,其艰其勤。以有疆宇,私我后人。

我祖在上,四方在下。厥临孔威,敢戏以侮。

孰荒于门,孰治于田。四海既均,越裳是臣。

形式: 琴操

琴操十首(其一)将归操

秋之水兮,其色幽幽。我将济兮,不得其由。

涉其浅兮,石齧我足。乘其深兮,龙入我舟。

我济而悔兮,将安归尤。

归兮归兮,无与石斗兮,无应龙求。

形式: 琴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