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吟

落日孤烟寒不度,梅花忽见桥西树。

疏影犹含涧外云,暗香欲薄山前雾。

寒死不作女儿面,幽绝却怀廊庙具。

但知殿后压年芳,谁识搀先启春路。

初开宁无仙子来,已落尚恐神明护。

后来红紫竞春风,此已成功鼎鼐去。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冬日梅花的美丽景象,通过对比和反差手法,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感和深邃的意境。

“落日孤烟寒不度,梅花忽见桥西树。” 这两句设定了整个诗篇的氛围,夕阳的余晖中,一缕孤烟飘渺,而梅花却在这冷清的景色中独自绽放,它们出现在桥西的树木间,显得格外清新脱俗。

“疏影犹含涧外云,暗香欲薄山前雾。” 梅花的枝干纤细,投射在水边,似乎还带着几丝远处山峦的云气。它的香气轻盈,如同山前的薄雾一般,不张扬却又让人难以忘怀。

“寒死不作女儿面,幽绝却怀廊庙具。” 这里诗人的情感有了转折,他宁愿选择梅花的孤傲与冷艳,也不愿做那温柔如女儿般的春日风光。"幽绝"一词,更显出了诗人对这种美景的独爱之情。

“但知殿后压年芳,谁识搀先启春路。” 这两句又转向了对梅花独特生长环境的描写,它在深宫后的角落中,默默地压抑着岁月的流逝。"搀先启春路"则是说诗人虽然知道梅花是如何开启春天的,但这种美景知者甚少。

“初开宁无仙子来,已落尚恐神明护。” 当梅花初绽放时,并没有仙子前来欣赏,而当它们已经凋零时,诗人却担心那清高脱俗的气息会被世间的尘嚣所扰。

“后来红紫竞春风,此已成功鼎鼐去。” 最后两句则是对梅花与其他春日花卉相比较后的感慨,虽然红紫色的花朵在春风中争艳,但诗人认为那已经不重要了,因为他所欣赏的梅花之美早已超越了一切。

整首诗通过对梅花独特景象的描绘,以及与其他花卉的比较和反差,展现了诗人对于高洁、独立美景的独爱,以及对这种美的深刻理解和欣赏。

收录诗词(88)

利登(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盗犯金川境扶侍母妹复走兴安有怀

歉岁古多盗,于今起丰年。

村村递迁偪,旗鼓莽相联。

蚍蝣信有力,复此走兴安。

淋漓雨万壑,骇浪惊前山。

携持母妹孤,寄此一叶寒。

犹胜去年冬,我身落梅川。

母子各一方,而中隔妖躔。

呼酒相劳苦,兹犹幸团栾。

百年几星霜,十九落忧患。

人生亦何乐,四顾愁我颜。

平生百事贫,所得惟林泉。

亦复不过取,溢量常恐颠。

天公尚不与,谓我取伤廉。

前登马岗云,回首东南天。

恻恻不得语,萧然泪潺湲。

形式: 古风

野农谣

去年阳春二月中,守令出郊亲劝农。

红云一道拥归骑,村村镂榜粘春风。

行行蛇蚓字相续,野农不识何由读。

唯闻是年秋,粒颗民不收。

上堂对妻子,炊多籴少饥。

号啾下堂见官吏,税多输少喧征求。

呼官视田吏视釜,官去掉头吏不顾。

内煎外迫两无计,更以饥躯受笞箠。

古来丘垄几多人,此日孱生岂难弃。

今年二月春,重见劝农文。

我勤自钟惰自釜,何用官司劝我氓。

农亦不必劝,文亦不必述。

但愿官民通有无,莫令租吏打门叫呼疾。

或言州家一年三百六十日,念及我农惟此日。

形式: 古风

野烧

初如萤灯一点明,须臾数点如疏星。

忽然联亘势不断,俨如金蛇破夜惊纵横。

又如长虹百尺渴奔饮江罢,蜿蜒夭矫势欲凌青冥。

奇光异色不可以正视,倒影茅屋但觉烨弈光荧荧。

我闻昔者王家有宝镜,镜横八寸名紫珍。

涂以金膏傅珠粉,碧光绛气连属日月含天庭。

又闻西方圣者释迦子,祇林演法导群生。

祥光自顶涌不尽,三千世界合作一色白月明。

今之奇光异色无乃是,不然安得有此瑞彩突兀来峥嵘。

天公有妙手,变化谁能名。

忽从青青现有象,还复槁灭归无形。

遗烬尚足泽万物,生意行又盈乾坤。

乃知元气本不死,不逐火化常存存。

君看馀泽滋萌达,岂彼死灰能神灵。

秋风浩荡吹万宝,拭目千室仓箱盈。

形式: 古风

董叔宏为予道溪庄胜趣赋古调

一涧潺潺泻烟树,流到溪庄平不度。

竹风凄瑟夏犹寒,石气萧森朝自雾。

时平古寨尚留名,世否谁人此逃数。

乾坤一转地有灵,日月无边江又暮。

幽潭闻说尚龙宫,石屋安知非洞府。

愿君半天更高楼,送此到海长溪去。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