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时升贻斋阁十韵

吏涂何就窘,士节要安常。

逐物终迷路,看书免面墙。

借邻通隙地,对壁敞幽房。

架插三冬史,炉薰一炷香。

丛兰分晚吹,疏竹罅晨光。

济难嗟无策,攻愁赖有方。

稍知休簿领,谁暇剡封章。

池草春成梦,案萤秋满囊。

良朋来款曲,佳句为铺张。

功业奚须问,前贤拟杜康。

形式: 排律 押[阳]韵

翻译

官道为何如此艰难,士人的节操应保持常态。
追逐外物容易迷失方向,读书可以避免闭塞无知。
向邻居借用空地,对着墙壁开辟出宽敞的房间。
书架上摆满了冬天的历史书籍,炉中燃着一缕香烟。
丛兰在傍晚的微风中摇曳,稀疏的竹林透进清晨的阳光。
面对困难无计可施,唯有阅读能排解忧愁。
稍稍懂得了休息,谁还有空去处理公文和奏章。
春天的池塘草木如梦,秋天的案头萤火虫充满囊中。
好友来访,佳句共享,如同美酒杜康。
功名事业无需多问,只需效仿先贤即可

注释

吏涂:官道。
何就:为何如此。
窘:艰难。
士节:士人的节操。
要:应。
安常:保持常态。
逐物:追逐外物。
迷路:迷失方向。
看书:读书。
借邻:向邻居借用。
隙地:空地。
敞幽房:开辟出宽敞的房间。
架插:书架上摆放。
三冬史:冬天的历史书籍。
炉薰:炉中燃香。
济难:面对困难。
无策:无计可施。
攻愁:排解忧愁。
休簿领:休息。
暇:空闲。
剡封章:处理公文和奏章。
池草:春天的池塘草木。
春成梦:如梦。
案萤:案头萤火虫。
良朋:好友。
款曲:亲切交谈。
铺张:共享。
功业:功名事业。
奚须:无需。
拟杜康:效仿杜康(美酒)。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郭印的作品,题为《和时升贻斋阁十韵》。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于官场生活的感慨和对知识文化的追求。首联“吏涂何就窘,士节要安常”揭示了官场的艰难与个人坚守节操的重要性。接下来的诗句通过写读书、借地、布置书房,展现了诗人对学问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济难嗟无策,攻愁赖有方”表达了诗人面对困难时的无奈和寻求精神寄托的决心。诗人感叹忙碌于公事无暇他顾,只能在闲暇时阅读和交友,“池草春成梦,案萤秋满囊”形象地描绘了这种生活状态。最后,诗人以“功业奚须问,前贤拟杜康”收尾,表示不执着于世俗功名,而是以饮酒和文学交流来寻求心灵的慰藉,与前贤的精神相契合。

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体现了宋代理学家的修养和人生哲学。

收录诗词(702)

郭印(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九日同诸友游丰乐院翠围亭槛前竹树蓊蔽命僧剪除青山宛然复出遂以开林出远山为题探韵印得林字

筑亭邀青山,眷此幽意深。

十年废扫除,木拱竹成林。

客来眼生翳,不惜斤斧寻。

丁丁度馀响,几席延嵚崟。

一掌开平川,双鬟出高岑。

初疑白日晦,坐顷失繁阴。

虚壁荡晴影,耿耿明衣襟。

是时菊花节,悠然副登临。

残霞映夕酌,幽籁随清吟。

人情异晨夕,山色无古今。

世间诸法空,通塞本由心。

勉挥金宝剑,勿使茅苇侵。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九日诗

去年今日好,在家作重阳。

佳菊嗅金蕊,浊酒篘琼浆。

妇子相提携,江皋步晚凉。

颇思一远眺,平原欠崇冈。

今年九日恶,踆踆走路傍。

即无新酿白,岂有半开黄。

老妇与弱子,千里遥相望。

登临眼虽饱,四顾断人肠。

自怜如浮云,天风久飘扬。

世间功名梦,一枕犹未偿。

而此蒲柳年,糊口落四方。

五斗计何拙,饥乌谋稻粱。

况复事尘土,险艰皆备尝。

家有二顷田,可耕亦可桑。

赋租愿少镌,翩然归故乡。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九月二十日率赵彦和王平叔刘谊夫游栖岩寺彦和有诗次其韵

少时苦爱山,藜杖春复秋。

峰峦如佳人,一顾销百忧。

野性不受羁,思与麋鹿游。

失脚名宦场,冠缨络人头。

州家费经营,心轮日万周。

遇阴求少息,此身等蜉蝣。

颇闻西山佳,往作半日留。

小径开宇宙,髣髴规神州。

万象几席间,云烟渺沉浮。

同来三益友,清逸诗家流。

相期老岩穴,委质巢与由。

吾庐有云溪,拂袂行归休。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十一月四日陪诸公游神泉南山院二十韵

官闲访招提,偶作南山游。

门前乔木阴,苍藤挂髯虬。

野僧出迎我,貌古气且柔。

相将入壶中,水竹净双眸。

万竿团脩翠,一溪皱横流。

长桥翼方沼,髣髴疑行舟。

角门通细路,崎岖上层丘。

树色老欲瞑,风声寒自飕。

佛阁瞰澄碧,下有百丈湫。

客言龙所邑,不受鱼与鳅。

行行更小亭,罗坐得小休。

石罅流清泉,甘冷无与俦。

濯足夫岂敢,洗耳良末由。

自怜山中人,十载冠压头。

公檄听奔走,端似置书邮。

惟有烟霞疾,沈绵未肯瘳。

邂逅惬幽怀,落日尚迟留。

五斗奚堪恋,十亩亦易求。

要希陶渊明,投绂事农畴。

超然傲尘世,知命复何忧。

形式: 古风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