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归

安用区区五斗为,竹篱茅屋唤人归。

闭门高卧不通客,倚树长吟懒系衣。

秋稻水乾还筑圃,春蚕桑尽欲鸣机。

山云野树吾家物,身瘦何妨道自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翻译

何必在乎那微薄的五斗米,竹篱茅屋中呼唤我回归田园。
我关闭房门高卧,不接待客人,倚着树边长久地吟咏,懒得整理衣物。
秋天稻田里的水干了,我要修复菜园,春天蚕丝采尽,就准备开动织布机。
山间的云和野外的树都是我家的一部分,身体瘦弱又何妨,心灵富足才是真谛。

注释

区区:微薄。
五斗:五斗米,古代官俸的一种计量单位。
竹篱茅屋:简陋的乡村居所。
归:回归。
闭门:关门不出。
高卧:高枕而卧,指悠闲生活。
通客:接待客人。
秋稻水乾:稻田里的水干涸。
筑圃:修整菜园。
春蚕桑尽:春天养蚕工作结束。
鸣机:开动织布机。
山云野树:自然景色。
身瘦:身体瘦削。
道自肥:心灵富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隐逸生活的境况,诗人通过对自然环境和农事活动的描述,表达了自己归隐田园、远离尘世喧嚣的心境。其中,“安用区区五斗为”表现出诗人的简朴生活,只需一点点的谷物即可满足需求;“竹篱茅屋唤人归”则是对归巢之意的表达,通过竹篱环绕的茅屋呼唤着人们回归自然。

"闭门高卧不通客"和"倚树长吟懒系衣"两句,分别描写了诗人关闭大门、悠然自得地休息,以及依偎在树下长时间吟咏,不急于更换衣服的场景,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淡定心态。

接着,“秋稻水乾还筑圃”和“春蚕桑尽欲鸣机”两句,则是对农事活动的具体描绘。秋天稻谷收获后,田地干涸,又开始修缮园圃;春天蚕食桑叶完毕,准备织造丝绸。这不仅展示了诗人对农业生活的熟悉和热爱,也反映出一种循环自然、顺应时节的情怀。

最后,“山云野树吾家物”表明这些山林之中的一切,都已经成为诗人的私有财产;“身瘦何妨道自肥”则是对内心充实的自我安慰,尽管身体可能因为劳作而显得瘦弱,但精神上的满足和快乐却使人感到心灵的丰盈。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描写,传递了一种超脱物欲、归于自然的心境,是一首具有深厚田园情怀的佳作。

收录诗词(299)

冯时行(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春久不雨

老将百指寄耕田,雨不沾春重慨然。

云染夕曛成返照,雾随山色化轻烟。

王官扫廪徵丰岁,野史濡毫记有年。

咄尔虬龙须早起,莫将乖懒滞重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春日题相思寺

系艇依寒渚,扶筇上晚林。

山山春已立,树树雨元深。

扫叶移床坐,穿云买酒斟。

相思思底事,老大更无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眉僧晓岑仆未之识也持钵求施既辞以贫则愿丐一诗诗未暇作而三至门知嗜好可喜也因书长句四韵以赠

门前剥啄遣儿应,客是平生不识僧。

檀施咄嗟贫未可,词场驰逐老犹能。

识凌风月收孤思,乞与云山伴曲肱。

我亦从来惭绮语,休将此段拟传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秋夜书事

灯暗文书隔縠罗,寒攲竹枕倦吟哦。

本来无事消魂得,作意撩人奈雨何。

二十五声秋点冷,百千万绪客愁多。

海山寂寞应如此,琴自无弦一放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