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冯再来中丞招同王长文姜坤侯何涟若陈继袁诸子泛舟谒南海神祠登浴日亭望海是日晴霁诘朝复雨即事赋谢二首(其一)

南人谁不颂芃苗,百里行春路未遥。

雁翅城开云尚渍,虎头山出雨初消。

元戎小队移轻舸,大海微风入短箫。

天为吾曹晴一日,江花林月好相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雨后的景象,以及在冯再来中丞的邀请下,与多位友人一同泛舟游览的情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和谐,同时也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热爱。

首句“南人谁不颂芃苗”,以“芃苗”象征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表达了对南方丰饶土地的赞美。接着,“百里行春路未遥”描绘了春游的场景,虽行进百里,但路途并不遥远,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雁翅城开云尚渍,虎头山出雨初消”两句,通过“雁翅城”和“虎头山”的形象,生动地描绘了雨后云雾缭绕、山色朦胧的景象,展现了雨后自然界的清新与宁静。“元戎小队移轻舸,大海微风入短箫”则描绘了众人乘船出游的场景,元戎(指挥官)率领队伍,轻舟在海上航行,微风吹过,短箫声悠扬,营造了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

“天为吾曹晴一日,江花林月好相招”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慷慨赐予美好一天的感激之情,同时期待着与江边的花朵、林间的明月共度美好时光,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生活情趣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雨后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与友人共同出游的欢乐场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对友情的珍惜,以及对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收录诗词(1900)

陈恭尹(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号半峰,晚号独漉子,又号罗浮布衣,汉族。著名抗清志士陈邦彦之子。清初诗人,与屈大均、梁佩兰同称岭南三大家。又工书法,时称清初广东第一隶书高手。有《独漉堂全集》,诗文各15卷,词1卷

  • 字:元孝
  • 籍贯:广东顺德县(今佛山顺德区)龙山乡
  • 生卒年:1631 ~1700

相关古诗词

雨后冯再来中丞招同王长文姜坤侯何涟若陈继袁诸子泛舟谒南海神祠登浴日亭望海是日晴霁诘朝复雨即事赋谢二首(其二)

千秋吏部文章在,三月中丞节钺来。

庙压平潮诸岛没,天横峰影海门开。

布衣未敢辞高宴,赤舄无嫌踏野苔。

南国禹功元不到,安流须仗济川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狱中柬黄畏斋杨巍材陈是庵

埋名不免堕圜扉,枉作山中老布衣。

尚有高人能命驾,岂应吾道遂全非。

夏侯未死犹传业,叔夜如生亦采薇。

岁尽乡园归得否,紫梅花落钓鱼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邑中同人招饮西山草堂即事

名园重得聚英豪,暑月杯盘敢告劳。

匝水松阴铺地阔,出墙山色带城高。

时光老去深知惜,笔砚愁来渐懒操。

同是少年吟啸地,新霜看上鬓边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过六贞女墓

昆冈生玉总无瑕,列女贞魂是一家。

一夕便成千古事,孤坟空与后人嗟。

乘鸾合上三珠树,化雪应为六出花。

处子立名青史少,曹娥江水在天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