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妾家望江口,少年家财厚。
临江起珠楼,不卖文君酒。
当年乐贞独,巢燕时为友。
父兄未许人,畏妾事姑舅。
西墙邻宋玉,窥见妾眉宇。
一旦及天聪,恩光生户牖。
谓言入汉宫,富贵可长久。
君王纵有情,不奈陈皇后。
谁怜颊似桃,孰知腰胜柳。
今日在长门,从来不如丑。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于邺的《相和歌辞·宫怨》,通过对古典诗词的深入分析,我们可以窥见诗中的情感世界和艺术魅力。
首句“妾家望江口,少年家财厚”描绘了一幅江边豪门景象,显示了诗人家庭背景的富裕。"临江起珠楼,不卖文君酒"则透露出一丝哀怨之情,珠楼代表着高贵与奢华,但这里却没有商业交易,只是为了纪念古代才女文君,这里有对自由恋爱和个人情感的渴望。
诗中的人物关系错综复杂,如"当年乐贞独,巢燕时为友"所展现的是一段往昔的友谊,而"父兄未许人,畏妾事姑舅"则反映了封建家庭中的权威与束缚。"西墙邻宋玉,窥见妾眉宇"是对美貌的描写,也隐含着邻里之间相互窥探的情形。
"一旦及天聪,恩光生户牖"表达了诗人内心对于幸福与爱情的渴求,而"谓言入汉宫,富贵可长久"则是对权力和物质财富的一种诱惑。然而紧接着的"君王纵有情,不奈陈皇后"却又显示出即使身处高位,也无法抗拒命运的安排。
最后两句"谁怜颊似桃,孰知腰胜柳。今日在长门,从来不如丑"是对美貌与青春的无常和哀伤之情的抒发。在这里,诗人通过对比美丽容颜与自然景物,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感慨,以及个人命运的悲凉。
整首诗通过对宫廷生活、家族关系、友谊、爱情以及个人的幸福追求等多个层面进行描绘,展现了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刻的人生体验。
不详
自号逸诗,晚唐诗人,里居及生卒年均不详。咸通二年(681年)举进士及第,仕终泗州判官。濆患当时诗人拘束声律而入轻浮,故作古风三十篇,以矫弊俗,自号逸诗,有《诗集》、《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天寿畏不永,烧金希长年。
积土培枯根,自谓松柏坚。
南陌试腰袅,西楼歌婵娟。
岂知蔓草中,日日开夜泉。
耕者戮力地,龙虎曾角逐。
火德道将亨,夜逢蛇母哭。
昔日望夷宫,是处寻桑谷。
汉祖竟为龙,赵高徒指鹿。
当时行路人,已合伤心目。
汉祚又千年,秦原草还绿。
野蚕食青桑,吐丝亦成茧。
无功及生人,何异偷饱暖。
我愿均尔丝,化为寒者衣。
二月野中芳,凡花亦能香。
素娥哭新冢,樵柯鸣柔桑。
田父引黄犬,寻狐上高冈。
坟前呼犬归,不知头似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