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朴处士归新罗

少年离本国,今去已成翁。

客梦孤舟里,乡山积水东。

鳌沈崩巨岸,龙斗出遥空。

学得中华语,将归谁与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年轻的他离开自己的国家,如今已是老翁。
在异国的孤舟中做着故乡的梦,家乡的山河映在东边的积水之上。
巨大的海龟沉入海底,远方的天空中仿佛有龙在争斗。
虽然学会了中国的语言,但他不知道回国后还能与谁共享这份知识。

注释

少年:年轻的。
离:离开。
本国:自己的国家。
今去:如今已经。
已成翁:成为老人。
客梦:异国的梦。
孤舟:独自的船。
乡山:家乡的山河。
积水:水面。
东:东方。
鳌沈:海龟沉入。
崩巨岸:摧毁巨大的海岸。
龙斗:龙争斗。
遥空:遥远的天空。
学得:学会。
中华语:中国的语言。
将归:将要回去。
谁与同:与谁分享。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长久漂泊在外的游子,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中华文化的渴望。诗人以精炼的笔触勾勒出一种离愁别绪的情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少年离本国,今去已成翁。”两句点明了时间的流逝和个人的变化,从青春时期离开家乡到现在已经白发满头,但这种变化并没有减轻对故土的思念。

“客梦孤舟里,乡山积水东。”这两句通过梦境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山水的无限眷恋。即使在异国他乡,心中仍旧是那熟悉的山川,水的流向似乎也带有对故乡的向往。

“鳌沈崩巨岸,龙斗出遥空。”这一联用了强烈的动态和生动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自然界的壮观景象,也隐含着诗人内心的不平与抗争。

最后,“学得中华语, 将归谁与同。”则表达了诗人对中华文化的深厚情感和渴望。在异国他乡学习并掌握了中华语言,但最终的归属仍旧是希望能够与同胞共享这份文化遗产。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内心世界的抒发,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思乡之情和文化认同感。

收录诗词(80)

顾非熊(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李相公昭义平复起彼宣慰员外副行

天井虽收寇未平,所司促战急王程。

晓驰云骑穿花去,夜与星郎带月行。

新咏尽题关外事,故乡因过洛阳城。

时逢寒食游人识,竟说从来有大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送李廓侍御赴剑南

鸟道见狼烟,元戎正急贤。

图书借朋友,吟咏入戈鋋。

山色城池近,江声鼓角连。

不应誇战胜,知在檄蛮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送杭州姚员外

浙江江上郡,杨柳到时春。

堑起背城雁,帆分向海人。

峤云侵寺吐,汀月隔楼新。

静理更何事,还应咏白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送信州卢员外兼寄薛员外

五马弋阳行,分忧出禁城。

粉闱移席近,茜旆越疆行。

德茂荣方渐,仁深瑞必呈。

疲氓复何幸,前政已残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