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役县西喜雨寄任公渐大夫

行役劳人望县斋,心如枯井喜尘埃。

青灯帘外萧萧雨,破梦山根殷殷雷。

新麦欲连天际好,浓云犹傍日边来。

田歌已有丰年意,令尹眉头想豁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翻译

行役之人眺望县衙斋舍,心中如干涸的井,对哪怕一丝尘埃都感到欣喜。
青灯之外,雨声潇潇,打破梦境,山脚下雷声隆隆。
新麦即将连成一片,丰收在望,浓厚的云层仍围绕着太阳。
田野间的歌声已透出丰年的喜悦,令尹(地方官员)眉头舒展,期待丰收的到来。

注释

行役:指远行或在外任职的人。
县斋:县衙的斋舍,官员办公或休息的地方。
枯井:形容心情极度低落,如同枯竭的水井。
尘埃:这里比喻微小的希望或安慰。
青灯:油灯,古时常见的照明工具。
萧萧雨:形容雨声凄凉。
殷殷雷:形容雷声沉闷。
新麦:刚收割的新鲜小麦。
田歌:农民在田间劳动时唱的歌。
令尹:古代楚国地方长官。
眉头:形容人的面部表情,这里指令尹的心情。
豁开:舒展,这里指令尹因丰收而心情愉快。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所作的《行役县西喜雨寄任公渐大夫》。诗中描绘了行役途中的人对县斋的期待和对雨的欣喜之情。首句“行役劳人望县斋”写出行役之人辛苦劳累,对县斋的归宿充满渴望。第二句“心如枯井喜尘埃”以枯井比喻诗人内心的空虚,尘埃则象征着生活的点滴希望。

接下来的两句“青灯帘外萧萧雨,破梦山根殷殷雷”,通过描绘雨声和雷鸣,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富有生机的氛围,暗示着雨的到来给诗人带来了慰藉,使他的梦境得以暂时中断。

“新麦欲连天际好,浓云犹傍日边来”描绘了雨后新麦生长的景象,预示着丰收的前景,表达了诗人对农事的关心和对未来的乐观期待。

最后两句“田歌已有丰年意,令尹眉头想豁开”,通过想象田间农民的欢歌和地方官员(令尹)因丰收而展眉的场景,传达出诗人对社会和谐与百姓福祉的美好祝愿。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民生的关注和对雨后丰收的喜悦,体现了其深厚的民本情怀。

收录诗词(2359)

黄庭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号涪翁,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 字:鲁直
  • 号:山谷道人
  • 籍贯: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
  • 生卒年:1045.8.9-1105.5.24

相关古诗词

西禅听戴道士弹琴

灵宫苍烟荫老柏,风吹霜空月生魄。

群鸟得巢寒夜静,市井收声虚室白。

少年抱琴为予来,乃是天台桃源未归客。

危冠匡坐如无傍,弄弦铿铿灯烛光。

谁言伯牙绝弦钟期死,泰山峨峨水汤汤。

春天百鸟语撩乱,风荡杨花无畔岸。

微阴愁猿抱山木,玄冬孤鸿度云汉。

斧斤丁丁空谷樵,幽泉落涧夜萧萧。

十二峰前巫峡雨,七八月后钱塘潮。

孝子流离在中野,羁臣归来哭亡社。

空床思妇感蟏蛸,暮年遗老依桑柘。

人言此曲不堪听,我怜酷解写人情。

悲歌浩叹弦欲断,翻作恬淡雍容声。

五弦横坐岩廊静,薰风南天厚民性。

人言帝力何有哉,凤凰麒麟舞虞咏。

我思五代如探汤,真人指挥定四方。

昭陵仁心及虫蚁,百蛮九译觇天光。

极知功高乐未称,谁能持此献乐正。

贱臣疏远安敢言,且欲空江寒滩静。

渔艇幽人知我心悠哉,更作严陵在钓台。

吾知之矣师且止,安得长竿入手来。

形式: 古风

观王熙叔唐本草书歌

少时草圣学钟王,意气欲齐韦与张。

家藏古本数十百,千奇万怪常搜索。

今得君家一卷书,始觉辛勤总无益。

移灯近前拭眼看,精神高秀非人力。

北风古树折巅崖,苍烟寒藤挂绝壁。

逸气峥嵘驰万马,只字千金不当价。

想初槃礴落笔时,毫端已与心机化。

主人知是希世奇,但见姓氏无标题。

自非高闲怀素不能此,何必更辨当年谁。

形式: 古风

观世音赞六首(其五)

圣慈悲愿观自在,小白花山住道场。

海漩三昧觉澄圆,三十二应施无畏。

有一众生发大心,愿度我身及舍识。

万仞峰前撒手过,观音岂复异人乎。

形式: 古风

观世音赞六首(其四)

以法界印,印诸善根。以平等印,普印诸业。

八万四千母陀臂,诸佛承我称提力。

八万四千清净眼,众生依我成正觉。

补陀岩下白花风,月照海漩三昧底。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