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魏提干

骑鹤楼前奏宓琴,朅来又作海山吟。

碧云不隔乡关梦,白发能灰客子心。

愧我抗尘徒走俗,羡君博古更通今。

新诗清响传空谷,击节长歌到夜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翻译

在骑鹤楼前,宓琴奏起了序曲,归来后又吟唱起海山的诗篇。
碧蓝的云彩无法阻隔我对家乡的梦境,白发已使我这游子的心变得苍老。
我惭愧自己只是个在尘世中奔波的俗人,羡慕你博古通今的学识。
你的新诗清音回荡在空旷的山谷,我击节而歌直到深夜。

注释

骑鹤楼:指代某个地点,可能有诗意的意象。
奏:演奏。
宓琴:可能是一种乐器或象征高雅的艺术。
朅来:归来。
海山吟:形容诗的内容涉及大海和山川。
碧云:青天上的云,象征远方或思乡之情。
乡关:故乡。
白发:象征年龄和经历。
客子心:旅居他乡者的心。
抗尘:在尘世中挣扎。
徒走俗:仅仅在世俗中奔波。
新诗:刚创作的诗歌。
清响:清脆的声音。
空谷:寂静的山谷。
击节:打着拍子。
夜深:深夜。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矩的作品,名为《奉和魏提干》。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咏叹友人才华横溢、情操高尚的诗篇。

首句“骑鹤楼前奏宓琴”,描绘出诗人在骑鹤楼前演奏古琴的情景,宓琴是古代的一种乐器,这里借用来表达诗人对音乐艺术的追求和热爱。接着,“朅来又作海山吟”则显示了诗人的创作力度,能够即兴作出描写海与山之美的诗篇。

第三句“碧云不隔乡关梦”,通过碧云未能遮盖心中的故土之梦,表达了诗人对家国的深切思念。而“白发能灰客子心”则是在说尽管年华已逝、头发斑白,但旅途中的孤独和寂寞仍然无法磨灭。

以下两句,“愧我抗尘徒走俗,羡君博古更通今”,诗人表达了对自己平庸的自省,同时对友人的学识和见解表示赞赏。他们能够将古代的智慧与现世的知识相结合,是诗人所不能及的。

最后两句,“新诗清响传空谷,击节长歌到夜深”,描绘出诗人在山谷间吟唱新作之诗,其声音清亮回荡;以及友人的长歌持续至夜深人静时分,都显示了他们对艺术的执着和热爱。

整首诗通过音乐、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的交织,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精神境界的高远理想。

收录诗词(118)

张矩(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雨花台

莫说南朝胜概繁,祗今近郭已江村。

台荒浪纪曼花坠,事往空馀古意存。

瓯缺正缘轻纳景,鼎分谁谓不如孙。

滔滔千载兴亡恨,尽付凭栏对月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帝城(其一)

帝城那得见秋容,秋在三吴泽国中。

芦未著霜花已白,蓼宜近水影偏红。

一行落雁低南浦,万点栖鸦起北风。

安得画师模此景,钓鱼矶上著诗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帝城(其二)

半年再作华亭客,每喜轻帆得顺风。

白水涵秋千顷净,清霜粲晓万山空。

暂时放浪如尘外,忆昨经过似梦中。

浊酒三杯眠未熟,不能平处枕边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相公新创云山观于州治之东诗以颂之

华榱胜概实相兼,却笑滕王诧栋帘。

海内一云高出岫,江南列嶂杳平檐。

作霖锡命宜爰立,维石兴歌正具瞻。

寰宇固应同德宇,共期羹鼎试梅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