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真乐(其三)

炉用坤兮鼎用乾,穷微尽理便通仙。

无非摄伏情归性,便是烹煎汞合铅。

绝尽机缘丹赫赤,全存正定宝凝坚。

即斯便是抽添法,不必忉忉更问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此诗《咏真乐(其三)》由元代诗人李道纯所作,通过炼丹术的比喻,阐述了修道与悟道的过程。诗中以“炉用坤兮鼎用乾”开篇,坤代表地,乾代表天,象征着宇宙的阴阳二气,暗喻修道者需调和内外,顺应自然规律。接下来“穷微尽理便通仙”,表达了深入探究宇宙真理,达到与仙人相通的境界。

“无非摄伏情归性,便是烹煎汞合铅”,这两句进一步解释了修道过程中的情感控制与物质转化,即通过修炼使情感回归本性,物质转化为精纯之物,象征着心灵与物质的双重净化。

“绝尽机缘丹赫赤,全存正定宝凝坚”,描述了在彻底排除杂念后,内心如丹火般炽热,意志坚定如磐石,强调了修行中去除杂念、保持专注的重要性。

最后,“即斯便是抽添法,不必忉忉更问玄”,总结了修道的关键在于不断的自我反省与提升,即所谓的“抽添法”,意为在修行过程中不断吸取精华、去除糟粕,无需再追问更高深的玄奥之道,因为真正的答案就在日常的修行之中。

整首诗以炼丹术为载体,寓言式地阐述了修道的深刻哲理,强调了内在精神世界的修炼与外在物质世界的转化,体现了道家哲学中追求和谐统一、内外兼修的思想。

收录诗词(190)

李道纯(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宋末元初著名道士。别号“莹蟾子”。精于内丹学。博学多才,他的内丹理论兼容并包,系统非常完整。其师王金蟾为道教丹功南宗白玉蟾之弟子。融合内丹道派南北二宗。其内丹理论以“守中”为要诀。故后人称其为内丹学中的中派

  • 字:元素
  • 号:清庵
  • 籍贯:湖南都梁(武冈)

相关古诗词

咏真乐(其四)

火符容易药非遥,造化全同大海潮。

药物只于无里采,火丹全在定中烧。

九三辐辏诸缘息,二八相交五气朝。

阴尽阳纯功就也,真人出现谒神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咏真乐(其五)

炼丹先把气神调,法水频浇慧火烧。

三物混融三性合,一阳来复一阴消。

金炉端正千神会,宝鼎功成万象朝。

药就丹圆神脱蜕,全身露出赤条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咏真乐(其六)

先天至理妙难穷,铅产西方汞产东。

水火二途分上下,玄关一窍在当中。

有知不有真为有,空会无空实是空。

无有有无端的意,滔滔海底太阳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咏真乐(其七)

寂然不动契真常,消尽群阴自复阳。

坤里黄婆生赤子,离中姹女嫁呆郎。

山头水降黄芽长,地下雷轰白雪飏。

万里银河无点翳,金蟾独露发神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