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冰歌

出自玄泉杳杳之深井,汲在朱明赫赫之炎辰。

九天含露未销铄,阊阖初开赐贵人。

碎如坠琼方截璐,粉壁生寒象筵布。

玉壶纨扇亦玲珑,座有丽人色俱素。

咫尺炎凉变四时,出门焦灼君讵知。

肥羊甘醴心闷闷,饮此莹然何所思。

当念阑干凿者苦,腊月深井汗如雨。

形式: 古风

翻译

这诗描述的是从幽深的玄泉井中打水,在烈日炎炎的夏季。
九天之上的露珠还未消散,宫门初开,赐给高贵的人们。
水珠落入如同破碎的美玉,铺在墙壁上带来清凉,像宴席上的布置。
玉壶和纨扇都精致玲珑,座位上有美丽的女子,肌肤洁白。
距离虽近,四季的温差却大,出门即感受到炙热,你可知道?
肥美的羊肉和醇厚的酒使人心烦意乱,面对这清澈的水,有何所思?
应当时刻想起挖掘井栏的人所受的辛苦,他们在腊月挖井,汗水如雨下。

注释

玄泉:深色的泉水,这里指深井。
杳杳:深远,形容井的深度。
朱明:代指夏天,朱为红色,象征炎热。
赫赫:形容阳光强烈。
阊阖:古代神话中的天门,这里指皇宫大门。
琼:美玉。
截璐:切割过的美玉。
粉壁:白色的墙壁。
象筵:形容豪华的宴席。
纨扇:细绢制成的扇子,多为富贵人家使用。
咫尺:形容距离很近。
焦灼:形容极度炎热。
讵知:岂知,哪里知道。
肥羊甘醴:肥美的羊肉和甜美的酒,象征富贵生活。
阑干:井栏,井的围护结构。
腊月:农历十二月,寒冬时节。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炎热夏日的生活图景,同时也蕴含了对寒冷冬日劳作之人的同情。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华美。

"出自玄泉杳杳之深井,汲在朱明赫赫之炎辰。" 这两句描写的是夏季人们从深井中汲取凉水的情景,反映了当时的生活条件和社会状况。

接下来的 "九天含露未销铄,阊阖初开赐贵人。" 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享受清凉的高雅境界,似乎只有达官贵人才能享受到这样的待遇。

"碎如坠琼方截璐,粉壁生寒象筵布。" 这两句则用精美绝伦的比喻,形容室内因凉而生的细微白霜,如同珍珠断续、玉屑纷飞,营造出一种清冷脱俗的意境。

"玉壶纨扇亦玲珊,座有丽人色俱素。" 这里描绘的是室内的豪华装饰和闲适的情景,玉制的扇子在手,美女们都面色淡雅,显得格外清爽。

咫尺炎凉变四时,出门焦灼君讵知。" 这两句则写出了夏季室内外温差巨大,从室内的清凉到室外的酷热,体现了对夏日严酷天气的感受。

接着 "肥羊甘醴心闷闷,饮此莹然何所思。" 描述的是人们在炎热中享用美酒佳肴的心境,或许是在这种凉爽与美食中寻找片刻的宁静和思考。

最后 "当念阑干凿者苦,腊月深井汗如雨。" 这两句诗人的情感发生了转折,从夏日的清凉转向冬日深井中凿冰的人们,体现出对辛勤劳作者的同情和对季节更迭中的无奈。

这首诗在描绘生活美景的同时,也流露出作者对于社会不平等和人们在不同季节中所面临困苦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568)

韦应物(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中国唐代诗人。汉族。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 籍贯:长安(今陕西西安)
  • 生卒年:737~792

相关古诗词

夏至避暑北池

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

未及施政教,所忧变炎凉。

公门日多暇,是月农稍忙。

高居念田里,苦热安可当。

亭午息群物,独游爱方塘。

门闭阴寂寂,城高树苍苍。

绿筠尚含粉,圆荷始散芳。

于焉洒烦抱,可以对华觞。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夏夜忆卢嵩

霭霭高馆暮,开轩涤烦襟。

不知湘雨来,潇洒在幽林。

炎月得凉夜,芳樽谁与斟。

故人南北居,累月间徽音。

人生无闲日,欢会当在今。

反侧候天旦,层城苦沈沈。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夏景园庐

群木昼阴静,北窗凉气多。

闲居逾时节,夏云已嵯峨。

搴叶爱繁绿,缘涧弄惊波。

岂为论夙志,对此青山阿。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夏景端居即事

北斋有凉气,嘉树对层城。

重门永日掩,清池夏云生。

遇此庭讼简,始闻蝉初鸣。

逾怀故园怆,默默以缄情。

形式: 古风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