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枕

百年春梦去悠悠,不复吹箫向此留。

野草自花还自落,鸣禽相乳亦相酬。

旧蹊埋没开新径,朱户欹斜见画楼。

欲把一杯无伴侣,眼看兴废使人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一觉睡醒虽短暂梦中却仿佛已过百年,只可以自己没有神仙道术可以留在梦境之中。
野草花开花落,鸣鸠仍相乳相酬。
旧时的小路已被杂草掩盖只能另辟小径,朱红色大门歪歪斜斜隐约可见其后的雕廊画楼。
想要痛饮一杯只憾无人对饮,只能看着眼前的颓败景象感叹物是人非,心中一时愁绪难平。

注释

午枕:即午睡。
鸣禽:为雀形目鸟类,种类繁多。
鸣禽善于鸣叫。
蹊:小路。
敧斜:歪斜不正。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的作品,名为《午枕》。诗中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面对现实变迁的无奈情绪。

"百年春梦去悠悠,不复吹箫向此留。" 这两句描绘出一个场景,时间流逝,昔日的美丽如同过眼云烟,一去不复返。"吹箫"常用来形容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但这里却说"不复",表明即便是过去的美好也已经无法再留住。

"野草自花还自落,鸣禽相乳亦相酬。" 这两句写的是自然界的景象,野草自己开花又自己凋零,鸟儿在林间呼应着歌唱。这两句通过对自然界的描绘,表达了一个生命循环、万物更新的哲理。

"旧蹊埋没开新径,朱户攲斜见画楼。" 这两句则写的是诗人对于往昔足迹的回忆和现实生活中的变迁。"旧蹊"指的是过去的脚印,而现在这些记忆已经被时间所掩埋,取而代之的是新的道路。"朱户攲斜见画楼"则是对豪华建筑的描绘,但这里的"攲斜"暗含着一丝不自然和矫揉造作之感。

最后两句"欲把一杯无伴侣,眼看兴废使人愁。" 表达了诗人对于孤独感受的深刻体验。他想要举杯饮酒,却找不到知音共享,这份寂寞和无奈,以及对周围景象兴衰更迭的观察,都让人感到心中沉甸甸的忧愁。

总体而言,王安石在这首诗中通过对自然与人生的描绘,抒发了对过往美好的怀念以及对于现实变迁的无奈情感。

收录诗词(1765)

王安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字:介甫
  • 号:半山
  • 生卒年: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相关古诗词

壬辰寒食

客思似杨柳,春风千万条。

更倾寒食泪,欲涨冶城潮。

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

未知轩冕乐,但欲老渔樵。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太湖恬亭

槛临溪上绿阴围,溪岸高低入翠微。

日落断桥人独立,水涵幽树鸟相依。

清游始觉心无累,静处谁知世有机。

更待夜深同徙倚,秋风斜月钓船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尹村道中

满眼霜吹宿草根,谩知新岁不逢春。

却疑青嶂非人世,更觉黄云是塞尘。

万里张侯能奉使,百年曾子肯辞亲。

自怜许国终无用,何事纷纷客此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文元贾公挽辞二首(其二)

铭旌萧飒九秋风,薤露悲歌落月中。

华屋几人思谢傅,佳城今日闭滕公。

名垂竹帛书勋在,神寄丹青审象同。

天上貂蝉曾梦赐,归魂应佩紫阳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