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微堂

我读醉翁文,想当笔如椽。

东坡独知翁,谓今为飞仙。

伟明后来秀,文亦星斗悬。

一旦辞世纷,归巢月轮边。

大雅久不作,刘子艺且贤。

笔墨所横溃,折冲遂无前。

向来坐位书,一日万口传。

不惭颜鲁公,易地则皆然。

身閒无事日,日涉五亩园。

图书破百金,花石费万钱。

子真隐谷口,摩诘居辋川。

渊明道上醉,知章井底眠。

风味有数子,较量谁后先。

君乃于其间,并得四子全。

高堂纳日月,竹树森以联。

览彼不尽景,乐此无穷年。

前山若飞来,倚断西南天。

灏气濯苍玉,晴阳生紫烟。

固疑融结异,真恐造化偏。

想像山中人,因之招隐篇。

我家居洛阳,门巷伊水连。

吾庐荫清竹,不受车马喧。

一来升君堂,抚事情悁悁。

交浅言已深,胜处相磨镌。

却来从杖履,已办几屐穿。

折简王夫子,载醪携向泉。

形式: 古风

翻译

我读醉翁的文章,感觉他的文笔犹如大椽
苏东坡深知醉翁,称他为今日的飞仙
伟明之后出英秀,文章如同星辰悬挂
他突然离世纷扰,回归到月轮边的巢穴
大雅之风久未再现,刘子艺的才华也堪称贤良
笔墨的力量汹涌澎湃,无人能敌
往昔的座右铭,一天之内万人传颂
不愧于颜鲁公,换了地方也一样受人敬仰
闲暇无事的日子,每日漫步在五亩田园
买书破百金,赏花置石花费万钱
子真隐居山谷口,摩诘居住在辋川
陶渊明在路上醉倒,张旭在井底安眠
几位风味独特的诗人,比较起来谁更卓越
你在他们之间,集齐了四位诗人的才情
高堂接纳日月,竹林树木相连
欣赏那无尽的美景,享受这无穷的乐趣
前山仿佛飞来,倚靠在西南的天际
浩渺的云气洗净青玉,晴朗的阳光升起紫烟
我怀疑这是天地交融的奇观,生怕造物主有所偏爱
想象山中隐士的生活,因此写下招隐的篇章
我家在洛阳,门前伊水潺潺
我的房子被清竹环绕,远离车马喧嚣
初次登堂入室,心中忧虑重重
交往虽浅,话语却深,美好的地方让人反复品味
回来时步履蹒跚,鞋子已经磨损多双
写信给王先生,带着美酒去山泉边

注释

醉翁:指欧阳修。
飞仙:形容醉翁的文采飞扬。
颜鲁公:颜真卿,以其书法著名。
摩诘:王维的字。
伊水:古代河流名,流经洛阳。
杖履:拐杖和鞋子,代指行走。
折简:写信。
王夫子:对王先生的尊称。
泉:山泉。

鉴赏

这首诗是一篇颇具个人情怀和生活体验的作品,通过对自然景观、书籍收藏、日常琐事等方面的描绘,展现了诗人李处权在翠微堂的隐逸生活及其深厚的文化素养。

诗的开篇即以“读醉翁文”为引,表明诗人对文学创作有着浓厚的兴趣和追求。接着,“东坡独知翁谓今为飞仙”一句,则是对苏轼(东坡居士)的赞美之词,同时也反映了李处权本人对于高洁境界的向往。

“伟明后来秀,文亦星斗悬”两句,通过将文学创作比喻为璀璨星辰,表达了诗人对文学艺术至高无上的追求和敬仰。紧接着,“一旦辞世纷归巢月轮边”则透露出对于逝去时光的感慨以及对超脱尘世的渴望。

“大雅久不作,刘子艺且贤”两句中,诗人自谦自己虽然才华不再,但仍旧保持着一份艺术的修养和品位。而“笔墨所横溃折冲遂无前”,则表现了诗人对于文学创作的勇敢探索精神。

接下来的几句,“向来坐位书,一日万口传。不惭颜鲁公,易地则皆然”等,反映出诗人在文學創作上獲得廣泛傳播和認可,同时也表达了对于文学成就的谦逊态度。

“身閒无事日,日涉五亩园。图书破百金,花石费万钱”等句,则描绘了诗人隐逸生活中的宁静与富足,以及对知识和美好事物的追求。而“子真隐谷口,摩诘居辋川”则透露了李处权对于自然之美的欣赏和融入其中的情怀。

此后,“渊明道上醉,知章井底眠。风味有数子,较量谁后先”等句,通过对饮酒、睡眠以及品味生活细节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生活的热爱和享受,同时也反映出其在文学艺术上的精深造诣。

“君乃于其间,并得四子全。高堂纳日月,竹树森以联”等句,则表达了对家庭美满、子女成长的喜悦,以及通过建筑和自然景观来体现个人生活理想的愿望。

最后,“览彼不尽景,乐此无穷年。前山若飞来,倚断西南天”等句,诗人以壮丽的笔触描绘了大自然的美景,并表达了对长久快乐生活的向往和期待。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日常琐事、文学艺术、自然之美等方面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一位文人在隐逸生活中的满足与自得,以及其深厚的文化修养和审美情趣。

收录诗词(320)

李处权(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潜心斋

古之学为已,今之学为人。

始乎芒芴间,扩充遂无垠。

克已而复礼,天下皆归仁。

尼父百世师,道妙圣且神。

天将为木铎,故未丧斯文。

贤哉颜氏子,至乐忘其贫。

语之而不惰,好学无与伦。

孟子养浩然,卓尔踵后尘。

万钟与千乘,不肯易其身。

茫茫自圣哲,六籍经几秦。

末学更多岐,学海无问津。

伊川二先生,身修道愈振。

当年从之游,不减洙泗滨。

至今士气盛,亦复民风淳。

柴子柯山秀,言厉即之温。

由来思无邪,果见德有邻。

潜心坐一室,淡泊遗嚣纷。

收视而返听,自得于见闻。

先生虽云亡,书在传日新。

得味极钻仰,恍如入室亲。

而我先君子,实预绛帐宾。

我亦闻绪馀,往往书诸绅。

多言反成蔽,目击道乃存。

藜杖一幅巾,蚤晚来叩门。

形式: 古风

题九江徐使君眄柯亭

庭植何夭矫,苍皮馀雨溜。

本非寻常材,岁月方成就。

伟此萧散姿,眄睐揖孤秀。

慕陶筑斯亭,千载可同臭。

引杖步嘉荫,携书席永昼。

舒啸一徜徉,清风满怀袖。

更想五老峰,杰卓立癯瘦。

何因借羽翮,接踵宾裾后。

形式: 古风 押[宥]韵

题无疵庵

身无累则佚,心无营故乐。

舍外而取内,此味初不薄。

使君蚤闻道,观妙契独觉。

不即仍不离,无止亦无作。

庵如大圆镜,万象含虚廓。

檐空看云归,窗静闻雨落。

惟良二千石,分忧得此托。

蕴真惬所寓,俯仰成今昨。

形式: 古风

题东坡枯木

先生万卷读,命世文之豪。

矫矫鸾凤姿,仰止人物高。

坐石翳白拂,古茧磨衲袍。

玉堂挥翰手,不数乘与褒。

前身老画师,寓兴时抽毫。

要在胸中奇,醉笔随秉操。

柘原沙错错,独树风骚骚。

天荒鸟不入,路绝人告劳。

一旦辞世纷,御风归泬寥。

遥知紫玉府,冠佩方游遨。

不然跨汗漫,骑鲸弄云涛。

夜中梦见之,酌公以蒲萄。

觉来空把卷,我心增郁陶。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