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锦江春色逐人来,巫峡清秋万壑哀。
正忆往时严仆射,共迎中使望乡台。
主恩前后三持节,军令分明数举杯。
西蜀地形天下险,安危须仗出群材。
这是一首描绘春日景色与怀念往昔友情的诗作。开篇“锦江春色逐人来”,通过锦江之美景,表现了春天到来的生机勃勃。紧接着“巫峡清秋万壑哀”,则是借用巫山巫峡的清秋之景,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或是对往昔的怀念。
诗人随后提及“正忆往时严仆射”,这里的“严仆射”指的是唐代名将严武,诗人通过这种方式表达了自己对于往日交情的怀念。并且通过“共迎中使望乡台”这一句,展现出当年与严武共同迎接朝廷使者,站在望乡台上共同眺望远方的情景,这不仅是对往昔友情的一种缅怀,也是在表达诗人对于国家的忠诚之心。
“主恩前后三持节”这一句,则表现了君王对臣子的厚恩与信任,而“军令分明数举杯”,则描绘了一场宴席上的和谐氛围,通过举杯行令的细节,展现出军中严明的纪律以及将士们的欢乐之情。
最后两句,“西蜀地形天下险,安危须仗出群材”则是在强调巴蜀地区的地理位置非常险要,对国家的安全尤为重要,因此在这种地形上,需要有才能出众的人才来确保国家的安危。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感受,更是通过对往昔友情的怀念,以及对国家忠诚之心的表达,传达了一种深沉的情感和对历史的反思。
不详
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草堂纪念
病枕依茅栋,荒锄净果林。
背堂资僻远,在野兴清深。
山雉防求敌,江猿应独吟。
泄云高不去,隐几亦无心。
众壑生寒早,长林卷雾齐。
青虫悬就日,朱果落封泥。
薄俗防人面,全身学马蹄。
吟诗坐回首,随意葛巾低。
篱弱门何向,沙虚岸只摧。
日斜鱼更食,客散鸟还来。
寒水光难定,秋山响易哀。
天涯稍曛黑,倚杖更裴回。
分手开元末,连年绝尺书。
江山且相见,戎马未安居。
剑外官人冷,关中驿骑疏。
轻舟下吴会,主簿意何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