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兴七首(其二)

卧琴双膝上,含情共不发。

美人隔秋山,不弹嗟远别。

秋山一万重,岂无云路通。

愿携金徽去,负重难相从。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音乐家在琴前沉思的情景,表达了对远方爱人的思念与无奈。首句“卧琴双膝上”生动地展现了主人公的姿态,仿佛他正沉浸在琴声中,寻求心灵的慰藉。接着,“含情共不发”则暗示了他内心的复杂情感,似乎有许多话想说,却又难以启齿。

“美人隔秋山,不弹嗟远别。”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增强了情感的层次感。秋山不仅象征着地理上的距离,也隐喻了两人情感上的隔阂。美人与主人公虽相隔遥远,却无法通过琴声传递心意,只能以叹息表达心中的思念与遗憾。

“秋山一万重,岂无云路通。”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表达了主人公对于跨越障碍、接近心爱之人的渴望。即使面对重重困难和距离,他仍然坚信有通往彼此心灵的路径,体现了他对爱情的执着与信念。

最后,“愿携金徽去,负重难相从。”这两句直接表达了主人公的愿望与现实的矛盾。他希望带着琴(金徽)去寻找爱人,但又意识到现实中的重重困难,使得这一愿望难以实现。这种矛盾的情感,既展现了主人公对爱情的深情,也反映了现实与理想的冲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富有象征意义的自然景观,深刻地表达了主人公在爱情面前的无奈与坚持,以及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与追求。

收录诗词(44)

夏鍭(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遇兴七首(其三)

魏人得宝玉,观者入五都。

置之夜庑下,光掩隋侯珠。

举家怪且怖,弃之远市墟。

若无邻人识,至宝空长吁。

形式: 古风

遇兴七首(其四)

西京有高士,出处何其贤。

东门二大夫,图史共流传。

归凤逝超忽,清风满寥天。

举首望不见,驻马空凄然。

至今双白璧,辉光照人间。

如何东门路,不见有生还。

形式: 古风

遇兴七首(其五)

遥遥陇西鸟,辞家向中州。

金笼睹光彩,未叩声先酬。

似言生处好,尝怀琪树头。

何知白日暮,敝此绿貂裘。

能言终为累,客死葬青丘。

尔身亦可求,嗟嗟鹦鹉洲。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遇兴七首(其六)

岁暮何所欢,但有阶前月。

取琴月下弹,十指弄冰雪。

初歌商岭芝,再哦西山蕨。

若无此曲清,何由对霜月。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