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正拥寒灰次,何当惠寂寥。
且留连夜向,未敢满炉烧。
必恐吞难尽,唯愁拨易消。
豪家捏为兽,红迸锦茵焦。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寒冷的夜晚,诗人正拥抱着尚有余温的炉灰,担心即将熄灭的火光难以持续。诗中表达了一种对生活中的点滴温暖珍惜之情,以及面对有限资源时的忧虑与无奈。"且留连夜向,未敢满炉烧"反映了诗人节省使用炭火的心情,而"必恐吞难尽,唯愁拨易消"则更深化了这种担忧。
最后两句"豪家捏为兽,红迸锦茵焦"描绘了一种对比鲜明的场景。豪门富户为了炫耀而将炭火塑造成异兽形状,不惜耗费,而诗人所处的环境却是炭火燃烧不充分,只能看到红光透过细小的孔洞,甚至连带着锦茵(一种贵重织物)都被熏焦了。这样的对比凸显了社会上的不平等和奢侈与节约之间的矛盾。
整首诗通过对炭火的珍惜和对豪门奢侈的批判,展现了作者对于生活中的温暖、资源利用以及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思。
不详
晚年自号衡岳沙门,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敢望重缘饰,微茫洞壑春。
坐看终未是,归卧始应真。
已觉心中朽,犹怜四面新。
不因公子鉴,零落几成尘。
秦王手笔序丹台,不错褒扬最上才。
凤阙几传为匠硕,龙门曾用振风雷。
钱郎未竭精华去,元白终存作者来。
两轴蚌胎骊颔耀,枉临禅室伴寒灰。
敢谓神仙手,多怀老比丘。
编联来鹿野,酬唱在龙楼。
洛浦精灵慑,邙山鬼魅愁。
二南风雅道,从此化东周。
天策二首作,境幽搜亦玄。
阁横三楚上,题挂九霄边。
寺额因标胜,诗人合遇贤。
他时谁倚槛,吟此岂忘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