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敢谓神仙手,多怀老比丘。
编联来鹿野,酬唱在龙楼。
洛浦精灵慑,邙山鬼魅愁。
二南风雅道,从此化东周。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齐己的作品,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敬仰之情以及对文学艺术的高雅追求。诗中的“敢谓神仙手,多怀老比丘”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谢高辇先辈在诗歌创作上的崇拜之情,将其比喻为手持仙笔的神仙,并且感慨于谢高辇年事已高,心中充满了对往昔岁月的怀念。"编联来鹿野,酬唱在龙楼"则描绘了一场诗酒友朋的雅集,诗人与谢高辇等人在龙楼畅饮酬酢,共同吟诵诗篇,构建了一个文化艺术交流的美好画面。
接下来的“洛浦精灵慑,邙山鬼魅愁”两句,则流露出诗人对自然景物的情感寄托。洛浦与邙山都是古代名胜之地,诗人通过这些自然景观表达了自己的情感世界和内心的忧郁。
最后,“二南风雅道,从此化东周”则展现了诗人对文学艺术传承与发展的深刻认识。这里的“二南”可能指的是南朝的文学成就,而“风雅道”则是对文艺精髓的称颂。诗句表明,自从与谢高辇等人的交流后,诗人对于文学艺术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从而使得东周的文化艺术得以进一步传承和发展。
整首诗通过对友情、自然美景以及文学艺术的抒发,展现了一位文人在精神世界中的追求与寄托。
不详
晚年自号衡岳沙门,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天策二首作,境幽搜亦玄。
阁横三楚上,题挂九霄边。
寺额因标胜,诗人合遇贤。
他时谁倚槛,吟此岂忘筌。
楚外同文在,荆门得信时。
几重相别意,一首晚秋诗。
日暮山沈雨,莲残水满池。
登楼试南望,为子动归思。
旧友一千里,新诗五十篇。
此文经大匠,不见已多年。
趣极同无迹,精深合自然。
相思把行坐,南望隔尘烟。
剪自南岩瀑布边,寒光七尺乳珠连。
持来未入尘埃路,乞与应怜老病年。
欹影夜归青石涧,卓痕秋过绿苔钱。
他时携上嵩峰顶,把倚长松看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