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第献座主张谓

謇谔王臣直,文明雅量全。

望炉金自跃,应物镜何偏。

南国幽沈尽,东堂礼乐宣。

转令游艺士,更惜至公年。

芳树欢新景,青云泣暮天。

唯愁凤池拜,孤贱更谁怜。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翻译

正直的大臣忠诚直言,文雅的气度无所不包。
炉火中金子自然跃动,镜子映照万物却无偏颇。
南方的沉寂都被打破,东堂的礼仪音乐宣扬开来。
命令传给游学的才子,更加珍视公正无私的岁月。
花木欢庆新春景色,青云之下傍晚天空含泪。
只忧虑在凤凰池前拜官,身处孤寒卑微又有谁来怜悯。

注释

謇谔:正直敢言。
王臣:朝廷大臣。
文明:文雅。
雅量:宽宏大量。
望炉:炉火。
金自跃:金子自然跳动。
应物:映照万物。
镜何偏:镜子无偏见。
南国:南方。
幽沈:沉寂。
东堂:朝廷东厢。
礼乐宣:礼仪音乐宣扬。
游艺士:游学的才子。
至公年:公正无私的岁月。
芳树:花木。
新景:新春景色。
青云:高空。
暮天:傍晚天空。
凤池:朝廷高位。
孤贱:孤寒卑微。
怜:怜悯。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阎济美的作品,反映了诗人对理想官员形象的追求和对时代不满的情绪。诗中的每一句都蕴含深意,表达了诗人的高洁品格和深沉情感。

"謇谔王臣直,文明雅量全。" 这两句描写了一位理想中的官员形象,謇谔指的是谨慎忠诚的态度,王臣是对官员的称呼,直则代表着正直无私。后面紧接着的“文明雅量全”则强调了这样的官员不仅品行端正,而且还具有文雅和宽厚的美德。

"望炉金自跃,应物镜何偏。" 这两句诗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望炉中的金自跃,形象地描述了一种纯洁无暇的境界,而“应物镜何偏”则是说这种心境如同明镜一般,能够清晰反映万物而不带丝毫私偏。

"南国幽沈尽,东堂礼乐宣。"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文化教育盛行的场景。“南国幽沈尽”可能指的是诗人所在之地的深厚文化积淀,而“东堂礼乐宣”则是说这种文化以礼仪和音乐的形式得到了广泛传播。

"转令游艺士,更惜至公年。" 这两句表达了对人才培养的关切以及对时代的不满。诗人希望有才能的人能够得到施展的机会,而“更惜至公年”则是说这样的好时光不应轻易流逝。

"芳树欢新景,青云泣暮天。"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春日游园的情境。“芳树欢新景”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悦,而“青云泣暮天”则透露出一种悲凉情怀,可能是因为时光易逝而感伤。

"唯愁凤池拜,孤贱更谁怜。" 最后两句表达了一种深切的忧虑和无奈。“唯愁凤池拜”中“凤池”常指皇帝或高官,“唯愁”则是说诗人对这些权贵的拜访感到忧虑。而“孤贱更谁怜”则是在表达一种边缘化、不被理解和怜悯的心情。

整首诗通过对理想与现实的对比,反映了诗人对于个人品格、社会文化以及时代变迁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2)

阎济美(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八拍蛮(其一)

云锁嫩黄烟柳细,风吹红蒂雪梅残。

光景不胜闺阁恨,行行坐坐黛眉攒。

形式: 词牌: 八拍蛮

八拍蛮(其二)

愁锁黛眉烟易惨,泪飘红脸粉难匀。

憔悴不知缘底事,遇人推道不宜春。

形式: 词牌: 八拍蛮

定风波

江水沈沈帆影过,游鱼到晚透寒波。

渡口双双飞白鸟,烟袅,芦花深处隐渔歌。

扁舟短棹归兰浦,人去,萧萧竹径透青莎。

深夜无风新雨歇,凉月,露迎珠颗入圆荷。

形式: 词牌: 定风波 押[歌]韵

河传

秋雨,秋雨,无昼无夜,滴滴霏霏。暗灯凉簟怨分离,妖姬,不胜悲。

西风稍急喧窗竹,停又续,腻脸悬双玉。几回邀约雁来时,违期,雁归,人不归。

形式: 词牌: 河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