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浪淘沙》由清代诗人曲茝纕所作,描绘了一幅深沉而略带忧郁的秋夜景象。
“明月渐西沉。墙转花阴。” 开篇以月亮的缓缓西落和花影的移动,营造出一种时间流逝、夜幕降临的氛围。明月与花阴的对比,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也暗示了时光的流转与生命的短暂。
“一天秋思起愁心。” 秋天的思绪在诗人的心中悄然升起,引发了一种淡淡的哀愁。秋天常常被视为收获的季节,但在某些人心中,它也可能象征着离别、凋零或是对过去时光的怀念。
“十二阑干闲倚遍,脉脉思寻。” 这句诗中的“十二阑干”可能是指十二个月或某种特定的计数方式,暗示时间的流逝。诗人独自倚靠在栏杆上,静静地思考,内心的情感如同流水般绵延不绝。
“怪底怕调琴。夜色愔愔。” “愔愔”形容夜色的寂静,诗人似乎对夜晚的静谧感到一丝畏惧,或许是因为夜色中隐藏着孤独与寂寞。调琴的动作在这里被赋予了情感的重量,可能是诗人试图通过音乐来表达或安抚内心的愁绪,但最终却未能成功。
“却怜尘世少知音。” 在这个喧嚣的世界里,诗人感叹知音难觅。这句话表达了对理解和共鸣的渴望,以及在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情感联系的缺失。
“回首几多惆怅事,雨旧云今。” 这句话总结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绪,回顾过去,有许多令人感伤的事情,就像过去的雨和云,无法再回到从前。这里既有对往事的怀念,也有对现实的无奈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面对秋夜时的思绪和情感波动,以及对人生、爱情、友情等主题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