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王都护

老将明王识,临终拜上公。

告哀乡路远,助葬戍城空。

素幔朱门里,铭旌秋巷中。

史官如不滥,独传说英雄。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年迈的将军深得圣上的赏识,在临终前被册封为上公。
他向故乡传达哀讯的路途遥远,帮助办理葬礼的士兵因守城而缺席,使得葬礼显得空荡。
在红色大门内的白色丧帐中,灵幡在秋日的巷子里飘扬。
如果史官公正无私,只会记载和传颂真正的英雄事迹。

注释

老将:年老的将军。
明王:贤明的君主。
识:赏识。
临终:即将去世的时候。
拜上公:被封为最高的爵位。
告哀:传达死讯,告知哀悼。
乡路远:家乡路途遥远。
助葬:协助办理葬礼。
戍城空:守卫城市的士兵因任务无法参加,显得冷清。
素幔:白色的丧帐。
朱门:红色的大门,代指富贵人家。
铭旌:灵幡,写有死者官衔和姓名的旗子,用于引导灵柩。
史官:记录历史的官员。
不滥:不随意,保持公正。
传说:记载并流传。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将临终时对明王的哀求和尊崇之情,以及他生前英勇事迹被史官所记载。诗中“老将明王识,临终拜上公”表达了老将对明王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反映出明王的地位与威望。"告哀乡路远,助葬戍城空"则是老将在去世前对家乡道路遥远表示哀求,并希望能得到安葬于边塞城堡以示忠诚。

"素幔朱门里,铭旌秋巷中"这两句通过对室内装饰和建筑的描写,强调了明王宫殿的豪华与庄严,同时“铭旌”一词暗示着对英雄事迹的铭记与颂扬。最后两句“史官如不滥,独传说英雄”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记载者应当恪守真实,不做过度美化或虚构的期望,同时强调了老将英雄事迹应当被长久流传。

整首诗通过对明王与老将生平的描述,表现出诗人对忠诚与英雄品质的崇敬,以及对历史记载准确性的重视。

收录诗词(70)

于鹄(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大历、贞元间诗人也。隐居汉阳,尝为诸府从事。其诗语言朴实生动,清新可人;题材方面多描写隐逸生活,宣扬禅心道风的作品。代表作有《巴女谣》、《江南曲》、《题邻居》、《塞上曲》、《悼孩子》、《长安游》、《惜花 》、《南溪书斋》、《题美人》等,其中以《巴女谣》和《江南曲》两首诗流传最广

相关古诗词

哭刘夫子

近问南州客,云亡已数春。

痛心曾受业,追服恨无亲。

孀妇归乡里,书斋属四邻。

不知经乱后,奠祭有何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哭凌霄山光上人

身没碧峰里,门人改葬期。

买山寻主远,垒塔化人迟。

鬼火穿空院,秋萤入素帷。

黄昏溪路上,闻哭竺乾师。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途中寄杨涉

萧萧芦荻晚,一径入荒陂。

日色云收处,蛙声雨歇时。

前村见来久,羸马自行迟。

闻作王门客,应闲白接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宿王尊师隐居

夜爱云林好,寒天月里行。

青牛眠树影,白犬吠猿声。

一磬山院静,千灯溪路明。

从来此峰客,几个得长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