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人南游

长路应难问,君行况及秋。

不知葭菼外,何处泊孤舟?

远屿连云起,残潮漾月流。

可怜南去雁,并作客中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文人汪琬所作,《送人南游》。诗中描绘了送别友人南行的情景,充满了离别的哀愁与对未来的忧虑。

首联“长路应难问,君行况及秋”,开篇即点明了友人即将踏上漫长而未知的旅程,秋天的季节更添了几分离别的凄凉。诗人以“长路”和“秋”两个意象,渲染出一种深沉的离别氛围。

颔联“不知葭菼外,何处泊孤舟?”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诗人想象着友人在远方,不知道在芦苇丛生的河畔,他的小船将停泊于何处。这一句通过设问的方式,表达了对友人旅途未知的担忧和牵挂。

颈联“远屿连云起,残潮漾月流”,转而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自然景象。远处的岛屿与天际相连,仿佛与云海融为一体;潮水退去后,月光洒在波浪上,泛起粼粼波光。这样的画面既展现了大自然的壮美,也暗含了对友人旅途平安的祝愿。

尾联“可怜南去雁,并作客中愁”,以南飞的大雁作为象征,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关怀。大雁南飞,既是自然现象,也是诗人借以寄托对友人旅途孤独与忧愁的同情。雁群的南飞与友人的南游相呼应,增加了诗的情感深度。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送别场景中的离愁别绪,以及对友人旅途安全的深深关切,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细腻的观察力。

收录诗词(54)

汪琬(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赋得宫人入道二首(其一)

翻因薄命爱长生,羽氅云冠再拜行。

曾被玉皇教按曲,忽随金母学吹笙。

颜逢炼液重疑艳,身为持斋转觉轻。

从此幽栖如野鹤,万年枝上月空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赋得宫人入道二首(其二)

自乞天恩下玉墀,宫中女伴镇相思。

羞题红叶传尘世,愿守丹炉事本师。

垂手只携禳斗诀,点唇初习步虚词。

此生无复昭阳梦,犹为君王夜祝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送魏子存之成都同西樵周量贻上

凤城垂柳为君攀,西去高轩指散关。

望帝愁魂春树外,卧龙故垒夕阳间。

天悬鸟道连三峡,地入蚕丛控百蛮。

到日不妨频吊古,讼庭草长簿书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和李退翁侍郎读水经注忆洞庭之作

曾持使节远扬舲,落木层波共杳冥。

泽畔有人哀郢客,云中何处降湘灵?

雨过斑竹千丛绿,潮落芳兰两岸青。

回首旧游今阻绝,不堪寂寞对遗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