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上曲二首(其二)

去年转斗阴山脚,生得单于却放却。

今年深入于不毛,胡兵拔帐遗弓刀。

男儿须展平生志,为国输忠合天地。

甲穿虽即失黄金,剑缺犹能生紫气。

塞草萋萋兵士苦,胡虏如今勿胡虏。

封侯十万始无心,玉关凯入君看取。

形式: 古风

翻译

去年在阴山脚下与敌交战,虽然生擒了单于却又释放了他。
今年深入荒芜之地,敌军撤退时丢弃了兵器。
男子汉应实现一生抱负,为国家忠诚效命如同天地一般广阔。
尽管铠甲磨损失去了光泽,宝剑缺口仍有紫气显现。
边塞草木丛生,士兵们生活艰辛,希望胡虏不再是敌人。
即使功成名就,封侯百万也无心追求,只愿凯旋玉门关,你来见证这一切。

注释

转斗:交战。
阴山:古代山脉,匈奴等游牧民族活动区域。
单于:匈奴的首领。
不毛:荒芜之地。
胡兵:指敌军。
甲穿:磨损的铠甲。
紫气:古人认为宝剑有紫气环绕象征吉祥。
塞草:边塞草地。
胡虏:对敌人的蔑称。
封侯:古代封赏功臣的一种方式。
玉关:玉门关,古代边关。

鉴赏

这是一首描写边塞生活和战争场景的诗,充满了深厚的爱国情怀和对军人的赞美。开篇“去年转斗阴山脚,生得单于却放却”两句,通过对比去年与今年的不同经历,表达了边疆战事的紧迫感和战争的残酷。

接着,“今年深入于不毛,胡兵拔帐遗弓刀”描述了军队深入敌境的情景,不毛之地可能象征着边塞的荒凉,而“胡兵拔帐遗弓刀”则展示了战场上的残留物,透露出战争的激烈和悲壮。

在“男儿须展平生志,为国输忠合天地”这两句中,诗人表达了一种对男子汉应有的担当与忠诚之情。这种理想化的人格要求,是古代文人常有的一种精神追求,即通过个人行为来维护国家和宇宙的秩序。

“甲穿虽即失黄金,剑缺犹能生紫气”则是对军人的赞美,表达了即使武器受损,但依旧散发出不屈的英气。这种形象化的描写,彰显了诗人对边塞将士坚韧不拔精神的赞赏。

“塞草萋萋兵士苦,胡虏如今勿胡虏”两句中,通过描述边塞荒凉的景象和战士们的艰辛生活,表达了诗人对边疆军人的同情以及希望战争尽快结束的愿望。

最后,“封侯十万始无心,玉关凯入君看取”则预示着胜利的到来,并且希望领袖能够赏识这些在边塞上浴血奋战的人们。这也许是诗人对未来的一种美好憧憬,同时也是对英雄将士的一种鼓励。

收录诗词(738)

贯休(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俗姓姜。唐末五代前蜀画僧、诗僧。七岁出家和安寺,日读经书千字,过目不忘。唐天复间入蜀,被前蜀主王建封为“禅月大师”,赐以紫衣。能诗,诗名高节,宇内咸知。尝有句云:“一瓶一钵垂垂老,万水千山得得来,”时称“得得和尚”。有《禅月集》存世。亦擅绘画,尤其所画罗汉,更是状貌古野,绝俗超群,笔法坚劲,人物粗眉大眼,丰颊高鼻,形象夸张,所谓“梵相”。在中国绘画史上,有着很高的声誉。存世《十六罗汉图》,为其代表作

  • 字:德隐
  • 籍贯: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市游埠镇仰天田)
  • 生卒年:832~912

相关古诗词

蒿里

兔不迟,乌更急,但恐穆王八骏,著鞭不及。

所以蒿里,坟出蕺蕺。气凌云天,龙腾凤集。

尽为风消土吃,狐掇蚁拾,黄金不啼玉不泣。

白杨骚屑,乱风愁月。折碑石人,莽秽榛没。

牛羊窸窣,时见牧童儿,弄枯骨。

形式: 古风

蜀王入大慈寺听讲

玉节金珂响似雷,水晶宫殿步裴回。

祗缘支遁谈经妙,所以许询都讲来。

帝释镜中遥仰止,魔军殿上动崔巍。

千重香拥龙鳞立,五种风生锦绣开。

宽似大溟生日月,秀如四岳出尘埃。

一条紫气随高步,九色仙花落古台。

谢太傅须同八凯,姚梁公可并三台。

登楼喜色禾将熟,望国诚明首不回。

驾驭英雄如赤子,雌黄贤哲贡琼瑰。

六条消息心常苦,一剑晶荧敌尽摧。

木铎声中天降福,景星光里地无灾。

百千民拥听经座,始见重天社稷才。

形式: 排律 押[灰]韵

酬王相公见赠

孤拙将来岂偶然,不能为漏滴青莲。

一从麟笔题墙后,常祗冥心古像前。

九德陶镕空有迹,六窗清净始通禅。

今朝幸捧琼瑶赠,始见玄中更有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鼓腹曲

我昔不幸兮遭百罹,苍苍留我兮到好时。

耳闻钟鼓兮生丰肌,白发却黑兮自不知。

东邻老人好吹笛,仓囤峨峨谷多赤。

饼红虾兮㭊麋腊,有酒如浊醯兮呼我吃。

往往醉倒潢洿之水边兮人尽识,孰云六五帝兮四三皇。

如夔如龙羞如龚黄,吾不知此之言兮是何之言兮。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