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于汝锡晓雪见寄

欲明天色白漫漫,打叶穿帘雪未乾。

薄落阶前人踏尽,差池树里鸟衔残。

旋销迎暖沾墙少,斜舞遮春到地难。

劳动更裁新样绮,红灯一夜剪刀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翻译

想要看明天的天色已是白茫茫一片,雪花打在叶子上穿透帘幕仍未干。
门前台阶上的薄雪已被踩得所剩无几,参差不齐的树木间鸟儿叼啄着残余的雪。
随着温度上升雪开始慢慢消融,粘在墙上越来越少,随风飘舞着难以堆积在地上。
人们辛劳地裁剪出新的美丽窗花,一夜之间在红灯笼下剪刀都变得冰冷。

注释

欲明:希望看到的明天。
天色:天空的颜色。
白漫漫:形容雪覆盖的广阔而明亮。
打叶穿帘:雪花打在树叶上并穿过帘子。
薄落:稀薄散落的,这里指薄雪。
阶前:台阶前面。
人踏尽:被人踩得几乎没有了。
差池:不整齐,这里形容树枝交错的样子。
鸟衔残:鸟儿叼走剩余的雪块或冰晶。
旋销:很快融化。
迎暖:迎接温暖,指气温上升。
沾墙少:粘附在墙上的雪变少了。
斜舞:形容雪花随风飘舞的样子。
遮春:阻挡春天的气息,这里指雪难以积存。
劳动:辛苦工作。
更裁:再次裁剪。
新样绮:新颖美丽的织品,这里比喻窗花。
红灯:红色的灯笼,节日或喜庆时的装饰。
剪刀寒:剪刀因长时间使用而感觉冷。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春天的细雨过后的景象。开篇“欲明天色白漫漫”表达了天空即将晴朗,云层散去的美好氛围,但紧接着“打叶穿帘雪未干”则透露出这并非普通的晴天,而是春雪初融的奇特景象。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捕捉到了树叶上残留的雪花尚未完全消融的情形。

接下来的“薄落阶前人踏尽,差池树里鸟衔残”则展现了人们和自然共处的一幅画面。春天的细雨或许已停,但地面的积雪已经被人们践踏而不复存在,只有树枝间还挂着几片未融的雪花,而这些雪花竟成了小鸟们衔食的美味。

“旋销迎暖沾墙少,斜舞遮春到地难”则描绘了春天气候变换的情景。春风温暖,冰雪开始消融,但这种变化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缓慢进行。在这样的季节里,阳光穿透树叶的角度也在不断改变,似乎春天的到来仍有些许困难。

最后,“劳动更裁新样绮,红灯一夜剪刀寒”则转向了人间生活。春天的到来意味着新的开始,人们可能需要更加辛勤地工作以迎接这一季节的变化。而“红灯一夜剪刀寒”则是对夜晚裁缝者在寒冷中辛勤劳作的一种描绘,显示了他们为了创造美丽新事物所付出的努力和坚持。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春雪初融时节的独特魅力,同时也透露出人们对新生活、新希望的期待与追求。

收录诗词(513)

王建(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朝诗人。出身寒微,一生潦倒。曾一度从军,约46岁始入仕,曾任昭应县丞、太常寺丞等职。后出为陕州司马,世称王司马。与张籍友善,乐府与张齐名,世称张王乐府

  • 字:仲初
  • 籍贯:颍川(今河南许昌)
  • 生卒年:768年—835年

相关古诗词

醉后忆山中故人

花开草复秋,云水自悠悠。

因醉暂无事,在山难免愁。

遇晴须看月,斗健且登楼。

暗想山中伴,如今尽白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题元郎中新宅

近移松树初栽药,经帙书签一切新。

铺设暖房迎道士,支分闲院著医人。

买来高石虽然贵,入得朱门未免贫。

惟有好诗名字出,倍教年少损心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题石瓮寺

青崖白石夹城东,泉脉钟声内里通。

地压龙蛇山色别,屋连宫殿匠名同。

檐灯经夏纱笼黑,溪叶先秋腊树红。

天子亲题诗总在,画扉长锁碧龛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题江寺兼求药子

隋朝旧寺楚江头,深谢师僧引客游。

空赏野花无过夜,若看琪树即须秋。

红珠落地求谁与,青角垂阶自不收。

愿乞野人三两粒,归家将助小庭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