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别

凭高莫送远,看欲断归心。

别恨啼猿苦,相思流水深。

翠云南涧影,丹桂晚山阴。

若未来双鹄,辽城何更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翻译

站在高处勿远望,以免触动归乡情。
离别愁苦猿啼悲,思念情深似水流。
青翠山色倒映南涧,红丹桂花隐于晚山阴影。
若非同飞翔的天鹅,为何还要在辽城寻觅。

注释

凭高:站在高处。
莫送远:不要远望使心情更远。
看欲:眼看就要。
断归心:打断归乡的思绪。
别恨:离别的怨恨。
啼猿:哀啼的猿猴。
苦:悲苦。
相思:相互思念。
流水深:如同深沉的流水。
翠云:青翠的云彩,这里指山色。
南涧影:南边山涧的倒影。
丹桂:红色的桂花,常指秋季美景。
晚山阴:傍晚时分山的北面,光线较暗的部分。
若未:如果不是。
来双鹄:比喻像一对天鹅一样共同前来。
辽城:远方的城市,泛指远离家乡的地方。
何更寻:何必再去寻找。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灵一的《送别》,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离别时难以割舍的情感和深沉的相思之情。

"凭高莫送远"表明诗人站在高处,望着远方,心中充满不舍。"看欲断归心"则更进一步展示了内心对故土、亲人的依恋之情。

接下来的两句"别恨啼猿苦,相思流水深"通过对比,用哺乳的猿猴来形容离别时的痛苦,以及像流水般深沉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和深刻。

在"翠云南涧影,丹桂晚山阴"中,诗人借助翠绿的云层、南方小溪的倒映以及晚霞下的红色桂花与山阴来描绘出一幅离别时自然景物的画面。这些意象不仅美化了景物,也烘托出了诗人的哀愁。

最后两句"若未来双鹄,辽城何更寻"则是说如果未来不能再见面,那么即便是在辽阔的边塞之城,也无需再去寻找什么,因为心中已有所寄托。这不仅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更透露出一种宿命论的悲凉情绪。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传递出深沉的情感和离别时难以割舍的心境,是一首情感真挚、意象丰富的送别诗。

收录诗词(40)

灵一(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陈允初卜居麻园

欲向麻源隐,能寻谢客踪。

空山几千里,幽谷第三重。

茅宇宁须葺,荷衣不待缝。

因君见往事,为我谢乔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送冽寺主之京迎禅和尚

禅门居此地,瞻望在虚空。

水国月未上,苍生如梦中。

上人知机士,瓶锡慰樊笼。

彼土诸梵众,嗟君扬道风。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送明素上人归楚觐省

能将疏懒背时人,不厌孤萍任此身。

江上昔年同出处,天涯今日共风尘。

平湖旧隐应残雪,芳草归心未隔春。

前路倍怜多胜事,到家知庆綵衣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送范律师往果州

终南千古后,独尔继卿名。

离障非今日,脩因是几生。

乱峰寒影暮,深涧野流清。

远客归心苦,难为此别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