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临阳仙窟宅,遗迹在岩扉。
丹就泉如旧,坛空人已非。
碧峰千古在,黄鹤几时归。
乞我刀圭惠,从君隐翠微。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汝育所作的《浮丘坛》,描绘了一处仙窟遗址的景象。首句"临阳仙窟宅"点出地点,暗示着此地曾是仙人居住之所。"遗迹在岩扉"进一步强调了历史的痕迹和沧桑感。
"丹就泉如旧"暗示着丹药修炼的古老传统依旧留存,但"坛空人已非"则表达了人事变迁,曾经的仙人已经不在。接下来的"碧峰千古在"描绘了山峰的永恒,与"黄鹤几时归"形成对比,借黄鹤的传说表达对仙踪难觅的感慨。
最后两句"乞我刀圭惠,从君隐翠微"流露出诗人对超脱尘世、隐居山林的向往,希望能得到仙人的些许恩赐,让自己也能融入这宁静的自然之中。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抒怀,寓言性较强,展现了诗人对仙道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深沉思考。
不详
金塘瑞溢,爱琉璃十顷,风漪摇碧。
玉女三千擎翠盖,簇拥芙蓉仙伯。
鸾鹤回翔,龙蛇飞动,醉墨挥仙笔。
磨崖书寿,分明知是今日。
应为今日生申,银钩照坐,光满图书壁。
竹马儿童传好语,小住湖山开国。
玉玺成文,金莲赐封,剑履登玄石。
丹砂九转,功成依旧头黑。
南窗数度断韦编,茅塞余心未豁然。
洞极潜虚浑是梦,观梅卜瓦总非仙。
先天妙处无多画,太古真时只一圈。
今日从知斯不谬,庖羲更出亦何言。
著破荷衣,笑西风吹我,又落西湖。
湖间旧时饮者,今与谁俱。
山山映带,似携来、画卷重舒。
三十里、芙蓉步障,依然红翠相扶。
一目清无留处,任屋浮天上,身集空虚。
残烧夕阳过雁,点点疏疏。
故人老大,好襟怀、消减全无。
慢赢得、秋声两耳,冷泉亭下骑驴。
寒翠湿衣欲暮。烟际乱山无数。
露滴宿鸥惊,飞过沙洲自语。欲摘白蘋寄与。
几点鸣蓑丝雨。双桨趁潮平,载取江云归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