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望苑驿

弱柳千条杏一枝,半含春雨半垂丝。

景阳寒井人难到,长乐晨钟鸟自知。

花影至今通博望,树名从此号相思。

分明十二楼前月,不向西陵照盛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柔弱的柳树千条万缕,只有一株杏花独自开放,半含着春雨,半垂着丝瓣。
景阳宫中的寒井深邃难及,长乐宫的晨钟声只有鸟儿能感知。
花影一直延伸到博望坡,这棵树因此得名相思树。
那明亮的月光清晰照在十二楼前,却并未照亮西陵的盛姬。

注释

弱柳:形容柳树柔弱。
千条:形容柳树繁多。
杏一枝:一枝杏花。
半含春雨:花瓣上挂着春雨。
半垂丝:柳丝低垂。
景阳:古代宫殿名。
寒井:深冷的井。
人难到:人难以到达。
长乐:宫殿名。
晨钟:清晨的钟声。
花影:花的倒影。
博望:地名,与下文相思树相关联。
树名:指相思树。
号相思:被命名为相思树。
十二楼:可能指代宫殿或高处。
月:月亮。
西陵:陵墓区,这里可能暗指某位逝去的人物。
盛姬:可能指代某位美女,但因历史背景不明,具体身份不确定。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远方所思之人的深情。首句“弱柳千条杏一枝,半含春雨半垂丝”以柔弱的柳树和孤独的杏花作为意象,传递出一种淡淡的忧郁与期待。柳树千丝乱挚,而那杏花却独立自强,但也被春雨所沾湿,似乎在等待着某种东西。

接下来的“景阳寒井人难到,长乐晨钟鸟自知”则描绘了一种遥远与隔绝的氛围。景阳之地寒冷且人迹罕至,只有清晨的钟声和自在的鸟鸣似乎能够穿越这份寂寞,传递着诗人的孤独感受。

“花影至今通博望,树名从此号相思”中,诗人通过花影与树名,将自己的思念寄托于自然之物。博望即古代的一处地名,而这里的花影似乎成了连接过去与现在、现实与情感的纽带。而那被命名的树木,也成为了诗人相思之心的象征。

最后两句“分明十二楼前月,不向西陵照盛姬”则以更为抽象的意象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十二楼前的月亮清晰可见,却不去照耀远方的西陵和那位美丽的盛姬。这是一种对遥远之人的深切怀念,同时也是对现实无奈的隐喻。

温庭筠以其细腻的情感和精致的笔触,在这首诗中构建了一片充满个人情感色彩的意境,读者仿佛能够感受到那份隔绝中的思念,以及在寂寞中寻求慰藉的心声。

收录诗词(393)

温庭筠(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词人。本名岐。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官终国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

  • 字:飞卿
  • 籍贯: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
  • 生卒年:约812—866

相关古诗词

题萧山庙

故道木阴浓,荒祠山影东。

杉松一庭雨,幡盖满堂风。

客奠晓莎湿,马嘶秋庙空。

夜深池上歇,龙入古潭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题僧泰恭院二首(其一)

昔岁东林下,深公识姓名。

尔来辞半偈,空复叹劳生。

忧患慕禅味,寂寥遗世情。

所归心自得,何事倦尘缨。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题僧泰恭院二首(其二)

微生竟劳止,晤言犹是非。

出门还有泪,看竹暂忘机。

爽气三秋近,浮生一笑稀。

故山松菊在,终欲掩荆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题磁岭海棠花

幽态竟谁赏,岁华空与期。

岛回香尽处,泉照艳浓时。

蜀彩淡摇曳,吴妆低怨思。

王孙又谁恨,惆怅下山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