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右史之京(其九)

胡姬十五汉宫妆,夹道杨花扑面香。

处处红楼堪系马,莫教春色断君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送别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离别的哀愁与对未来的憧憬。

首句“胡姬十五汉宫妆”,以“胡姬”这一形象开篇,暗示了送别地点可能在边疆或异域,而“汉宫妆”则巧妙地将异域风情与中原文化融合,营造出一种独特的文化碰撞感。十五岁的胡姬,正值青春年华,她的装扮仿佛是汉宫的再现,既体现了异域的风情,又蕴含着文化的交融。

次句“夹道杨花扑面香”,进一步渲染了送别时的氛围。杨花随风飘落,不仅增添了视觉上的美感,更带来了阵阵清香,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又略带伤感的氛围。这不仅是自然景象的描绘,也是情感的寄托,象征着离别虽有不舍,但也有新的开始和希望。

第三句“处处红楼堪系马”,描绘了一片繁华的景象,红楼林立,每一处都可作为停留之地。这里不仅指地理位置的便利,也暗含着对未来的期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即使是在离别之际,诗人仍能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展现出一种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最后一句“莫教春色断君肠”,直抒胸臆,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离别的无奈。春天的美景不应成为离愁的源头,而是应该成为鼓励和祝福的力量。这句话既是对友人的安慰,也是对自己情感的控制,体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未来的信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送别场景中的复杂情感,既有离别的哀愁,又有对未来的憧憬,以及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热爱。

收录诗词(1426)

李攀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号:沧溟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514—1570

相关古诗词

送右史之京(其十)

春风忽断雁行疏,染翰青云照锦裾。

知尔已传招隐赋,相思更寄枕中书。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送右史之京(其十一)

秦女窗前桂叶垂,那堪春色斗双眉。

君家自种淮南树,处处淹留好为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送右史之京(其十二)

春光明日是长安,杨柳青青傍酒寒。

也自道君为客好,那应犹作故园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宿开元寺示诸子

三十年前住此峰,白云流水见相从。

那知此日东林会,更听开元寺里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