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制雨后出城观览敕朝臣已下属和

上上开鹑野,师师出凤城。

因知圣主念,得遂老农情。

陇麦垂秋合,郊尘得雨清。

时新荐玄祖,岁足富苍生。

却马川原静,闻鸡水土平。

薰弦歌舜德,和鼎致尧名。

览物欣多稼,垂衣御大明。

史官何所录,称瑞满天京。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翻译

在高高的原野上,军队浩荡地离开京城。
知道皇帝挂念,得以实现老农民的心愿。
秋日的麦子低垂,郊外的尘土因雨而清澈。
时令新鲜供奉祖先,年成好使百姓富裕。
马匹回返宁静的原野,听到鸡鸣水土平整。
音乐颂扬舜的美德,烹饪献上尧的名声。
看到丰收的庄稼欣喜,无为而治驾驭光明的时代。
史官会记录什么,满满的祥瑞遍布天京城。

注释

上上:指军队行动的盛大壮观。
鹑野:古代地名,这里代指广阔的原野。
凤城:指京城,古代传说凤凰居于帝都,故称。
圣主:对君主的尊称,此处指当时的皇帝。
老农:此处象征普通农民。
陇麦:长在陇地(田间高地)的麦子。
郊尘:城市郊区的尘土。
荐玄祖:祭祀祖先,玄祖是古代对远祖的尊称。
岁足:年成充足,指丰收。
苍生:泛指百姓。
却马:退马,即马匹返回,象征和平。
川原:河流与平原,泛指广阔的地域。
水土平:土地平整,形容治理有方。
薰弦:薰香与琴弦,指音乐,常用来象征文化。
歌舜德:歌唱舜的美德,舜是中国古代贤君。
和鼎:烹饪调味,象征治理国家。
致尧名:达到尧的名声,尧也是古代贤君。
垂衣御大明:垂衣裳而治,形容君王无为而治,大明指光明的天下。
史官:负责记录历史的官员。
称瑞:记载吉祥之事。
天京:京城的美称,指当时的首都。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皇帝巡视民情、国泰民安的景象。开篇“上上开鹑野,师师出凤城”两句,通过对比手法,展示了皇帝亲自外出的庄重与平常百姓日出而作的情形,彰显了皇帝对百姓生活的关心。

接着,“因知圣主念,得遂老农情”表明了皇帝深入民间,了解并满足了老农的心愿,显示出君主与民之间的和谐关系。这也从侧面反映了统治者的英明和仁德。

“陇麦垂秋合,郊尘得雨清”写出了秋收时节,麦子成熟、天空清澈的景象,这是农业丰收与自然美好的象征。紧接着,“时新荐玄祖,岁足富苍生”则强调了祭祀祖先和一年一度的丰饶。

“却马川原静,闻鸡水土平”表现出了皇帝巡视后归来,马匹安静地停在川原上,听到了清晨鸡鸣声,以及雨后的土地湿润而平坦的情景。这段描述营造出一种祥和宁静的氛围。

“薰弦歌舜德,和鼎致尧名”则是通过音乐来颂扬古代圣王舜、尧的美德,表达了对古代圣政的向往和赞美。

“览物欣多稼,垂衣御大明”皇帝在巡视中看到农业丰收,心情喜悦,穿着盛装,以示国泰民安的大好形势。

最后,“史官何所录,称瑞满天京”表达了希望这些美好的景象能够被记载下来,为后世留下美好的历史记录,同时也强调了皇帝希望通过这样的巡视活动来宣扬国家的祥瑞气象。

收录诗词(165)

司空曙(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此从《新唐书》),广平府(今河北省永年县。唐时广平府辖区为现在的广平县和永年县等。依《永年县志》记载,唐朝诗人,约唐代宗大历初前后在世。为人磊落有奇才,与李约为至交。他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同时期作家有卢纶,钱起,韩翃等。他的诗多幽凄情调,间写乱后的心情。诗中常有好句,如后世传诵的“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像是不很着力,却是常人心中所有

  • 字:文初(《唐才子传》作文明
  • 籍贯:为今天的永年县)

相关古诗词

题玉真观公主山池院

香殿留遗影,春朝玉户开。

羽衣重素几,珠网俨轻埃。

石自蓬山得,泉经太液来。

柳丝遮绿浪,花粉落青苔。

镜掩鸾空在,霞消凤不回。

唯馀古桃树,传是上仙栽。

形式: 排律 押[灰]韵

分流水

古时愁别泪,滴作分流水。

日夜东西流,分流几千里。

通塞两不见,波澜各自起。

与君相背飞,去去心如此。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长林令卫象饧丝结歌

主人雕盘盘素丝,寒女眷眷墨子悲。

乃言假使饧为之,八珍重沓失颜色,手援玉箸不敢持。

始状芙蓉新出水,仰坼重衣倾万蕊。

又如合欢交乱枝,红茸向暮花参差。

吴蚕络茧抽尚绝,细缕纤毫看欲灭。

雪发羞垂倭堕鬟,绣囊畏并茱萸结。

我爱此丝巧,妙绝世间无,为君作歌陈座隅。

形式: 古风

石井

苔色遍春石,桐阴入寒井。

幽人独汲时,先乐残阳影。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梗]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