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陵挽歌词三首(其一)

白日已昭昭,干戈亦渐消。

迎师亲出道,从谏早临朝。

佞倖威权薄,忠良宠锡饶。

丘陵今一变,无复白云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翻译

白天已经明亮,战争也逐渐平息。
迎接导师亲自出行,听取劝谏早早上朝执政。
奸佞小人的权势减弱,忠诚贤良之人受到更多恩宠。
国家面貌焕然一新,再无以往的隐居山林之歌谣。

注释

白日:明亮的白天。
昭昭:光明磊落。
干戈:战争。
渐消:逐渐减少。
迎师:迎接导师。
亲出道:亲自出行。
从谏:听取劝谏。
临朝:上朝执政。
佞倖:奸佞小人。
威权:权势。
薄:减弱。
忠良:忠诚贤良。
宠锡:恩宠赐予。
丘陵:国家。
一变:彻底改变。
白云谣:隐居山林的歌谣。

鉴赏

这是一首充满深情厚谊的挽歌,其语言质朴而意蕴深长。诗人以庄陵为背景,抒发了对逝去时光的无限哀思和对故人的深切怀念。

“白日已昭昭”一句,用鲜明的白日比喻时间的流逝,昭昭即明亮,形象地表达了日光下的庄严肃穆。紧接着,“干戈亦渐消”则以武器的生锈为喻,指代战争的结束和时代的更迭,这两句交织出一幅历史画卷,展示了一个王朝兴衰的壮观场景。

“迎师亲出道,从谏早临朝”表达了诗人对领袖出行亲自迎送的忠诚之心,以及早晨即刻到达朝廷的勤勉。这里,“师”指军队或统帅,通过这两句,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国家和君主无比的敬仰与奉献。

“佞倖威权薄,忠良宠锡饶”则揭示了一个社会现象,即那些阿谀奉承之辈的人权势微薄,而真正忠诚有才能者却受到厚爱和奖赏。诗人通过对比,强调了正直与邪佞的不同命运。

最后,“丘陵今一变,无复白云谣”则以丘陵的改观表达时代的巨变,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内心对于往昔美好时光不再的无尽哀伤。这里,“白云谣”指的是古代隐逸之士在丘陵间吟唱的歌谣,意指那些悠闲自得、超脱尘俗的生活已经一去不复返。

总体而言,这首挽歌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历史变迁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逝去时代的缅怀之情,以及对忠良与佞倖两种不同品格的深刻反思。

收录诗词(441)

张籍(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汉族,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为乌江人

  • 字:文昌
  • 籍贯: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
  • 生卒年:约767~约830

相关古诗词

庄陵挽歌词三首(其二)

观风欲巡洛,习战亦开池。

始改三年政,旋闻七月期。

陵分内外使,官具吉凶仪。

渭北新园路,箫笳远更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庄陵挽歌词三首(其三)

晓日龙车动,秋风阊阖开。

行帷六宫出,执绋万方来。

惨惨郊原暮,迟迟挽唱哀。

空山烟雨夕,新陌绕陵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早春闲游

年长身多病,独宜作冷官。

从来闲坐惯,渐觉出门难。

树影新犹薄,池光晚尚寒。

遥闻有花发,骑马暂行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早春病中

羸病及年初,心情不自如。

多申请假牒,祗送贺官书。

幽径独行步,白头长懒梳。

更怜晴日色,渐渐暖贫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