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雪肠

曾向江头见苦吟,隋堤风雨独相寻。

生来鹿豕山中性,死却鸳鸯水上心。

白发庭闱留彩袖,黄沙天地裂青衿。

如何问道长边戍,血满袈裟月满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寄雪肠》由明代诗人释函可所作,通过深沉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死亡以及边疆战事的深刻思考。

首联“曾向江头见苦吟,隋堤风雨独相寻”,诗人回忆起往昔在江边的孤独吟诵,风雨中的隋堤仿佛在寻找着他的身影,营造出一种孤寂而深邃的氛围。

颔联“生来鹿豕山中性,死却鸳鸯水上心”,运用对比手法,以鹿豕山中的野性和鸳鸯水上的柔情,象征生命的两种不同状态,鹿豕代表自由与野性,鸳鸯则象征爱情与和谐,表达了生命从自然到情感的转变。

颈联“白发庭闱留彩袖,黄沙天地裂青衿”,描绘了老年时对家庭的眷恋与对青春岁月的怀念。白发象征年老,庭闱指家庭,彩袖可能象征年轻时的欢乐与陪伴;黄沙与青衿则分别代表战场的残酷与青春的活力,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现实残酷的感慨。

尾联“如何问道长边戍,血满袈裟月满岑”,直面边疆战争的残酷,诗人以“血满袈裟”形象地描绘了战争的血腥,同时“月满岑”则暗示着夜晚的宁静与和平,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对战争的反思和对和平的渴望。

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深远,通过对比、象征等修辞手法,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死亡、战争与和平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残酷现实的无奈。

收录诗词(1490)

释函可(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怀薪夷

长剑萧萧短后衣,平生一诺去如飞。

千人性命天何惜,壮士心肝泪亦挥。

狂态岂宜依辇毂,孤身无复访庭闱。

边风寂历添愁思,秋月圆时望尔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再题苏筑斋

案有乾萤筴有鱼,风来恰受半窗虚。

一时差胜苏卿窖,千古应传扬子居。

禾黍已深妨远目,儿童屡进授新书。

生涯只此聊终岁,更有何门好曳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偶成

中原无地可容身,塞外还生有道瞋。

世惟欲杀称知己,我亦自嫌真罪人。

半榻日光还是睡,一瓢诗句未全贫。

邻翁颇怪痴呆甚,饭熟时招喜过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咏蝇

白拂频挥去复回,炎蒸无计避凉台。

赦文不见青衣报,病骨先烦吊客来。

苦抱兔尖酣墨汁,愿随骥尾绝尘埃。

眼看七月秋声急,满塞霜飞为尔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