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西白涧

太行之下清且浅,一水盘桓纡山转。

千峰万壑不可数,异草幽花几曾见。

波中白日隐出明,风翻不动浮云轻。

翠峦玉女下双鹤,笑倚秋练开新晴。

又疑武陵溪上原,桃花溪尽空潺湲。

幽泉间复逗岩侧,喷珠漱玉相交喧。

群猿见之走绝壁,缘峰虚梯弗劳力。

鸣禽回面背人飞,为是从来不相识。

杖藜因贪仰面看,碍石牵萝错移屐。

路穷屈曲疑欲回,迤逦屏开一重碧。

残樽遇坐酒即倾,旋摘山果都无名。

题诗且欲尽佳句,能歌翻咏仙难成。

天门幽深十里西,无奈落日催人归。

谁能可属天宫事,为我乞取须臾期。

上天无梯日不顾,牢落归来坛未暮。

闭门下马一衾寒,梦想魂驰在何处。

形式: 古风

翻译

太行山下水清澈又浅,曲折蜿蜒绕山峦。
无数峰峦沟壑难以计数,奇花异草何曾亲眼睹。
水中白日忽隐忽现,微风吹过云轻如绵。
青翠山峦仙女降鹤,笑对秋水新晴展颜。
似武陵溪源旧地,桃花溪尽水声潺潺。
幽泉时现岩边,喷珠漱玉声喧闹。
群猿见此奔向峭壁,无需攀梯轻松游走。
鸟儿背人飞翔,只因它们不识我。
持杖抬头看美景,却被石头藤蔓绊住脚。
山路曲折似欲回转,绿色屏障渐次展开。
杯中残酒逢坐即饮,山果摘来却无名。
题诗欲寻佳句,歌喉虽好难吟仙篇。
天门深远在西十里,夕阳催促我归返。
谁能代我向天宫求,片刻停留也愿得。
登天无路日已沉,失落归来夜幕降临。
闭门下马夜寒侵,梦中魂魄不知所踪。

注释

太行:山脉名。
清且浅:清澈而浅。
一水:一条河。
盘桓:蜿蜒曲折。
异草幽花:罕见的花草。
波中白日:水中倒影的日光。
翠峦玉女:形容仙女。
秋练:秋天的薄雾。
武陵溪:典故中的地名。
潺湲:流水声。
幽泉:隐蔽的泉水。
岩侧:岩石旁边。
群猿:一群猴子。
绝壁:陡峭的崖壁。
鸣禽:鸣叫的鸟儿。
从来不相识:从未见过。
杖藜:拐杖。
牵萝:牵扯到藤蔓。
路穷:路尽头。
一重碧:一片绿色。
残樽:残余的酒杯。
旋摘:随手摘取。
仙:仙人。
难成:难以实现。
天门:天宫的门户。
落日:夕阳。
乞取:请求。
须臾期:短暂的时间。
牢落:失落。
坛未暮:夜晚尚未降临。
衾寒:被子寒冷。
梦想:梦境。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田园风光图。开篇“太行之下清且浅,一水盘桓纡山转”勾勒出一片宁静的山谷水景,水流清澈而浅,围绕着连绵的山势蜿蜒流转。

接着,“千峰万壑不可数,异草幽花几曾见”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片神秘自然美景的赞叹与探索之心。山峦重迭,不可胜数;而隐藏其中的奇特植物和鲜为人知的花卉,更是引发诗人好奇和向往。

“波中白日隐出明,风翻不动浮云轻”写出了阳光透过水面闪耀,以及微风吹拂下飘逸的云朵,这些都是自然界中的柔美之处。

“翠峦玉女下双鹤,笑倚秋练开新晴”则是诗人对这山谷中仙境般景象的描绘。翠绿的山峰间有如玉一般纯洁的女子乘坐着双 鹤下凡,她们似乎在享受这清新的秋日。

“又疑武陵溪上原,桃花溪尽空潺湲”中,诗人表达了对传说中的美景——武陵桃花源的向往。这里的溪流蜿蜒曲折,像是桃花溪的延伸,但实则空无一物。

“幽泉间复逗岩侧,喷珠漱玉相交喧”写的是山谷深处泉水的美丽,它们在岩石边缘缓缓流过,或喷涌如珠,或清澈如玉,这些声音交织在一起。

“群猿见之走绝壁,缘峰虚梯弗劳力”则描绘了猿猴在山崖间奔跑的情景,它们似乎沿着悬空的梯子攀援,却不显得费力。

“鸣禽回面背人飞,为是从来不相识”写的是鸟儿在诗人背后叫唤,仿佛是它们故意与诗人保持距离,不愿被理解。

“杖藜因贪仰面看,碍石牵萝错移屐”则表达了诗人因为贪婪地欣赏山水景色而不自觉间仰望着天空,脚下却不小心踩到了一块碍事的石头和攀缘的藤蔓。

“路穷屈曲疑欲回,迤逦屏开一重碧”中,诗人在这崎岖的小道上徘徊,虽然道路曲折且窄,但他仍想继续前行,因为山峦间又展现出了一层层叠加的碧绿景色。

“残樽遇坐酒即倾,旋摘山果都无名”则是诗人在山中偶得美酒便坐下饮用,同时采撷到一些不知名的山果享用。

“题诗且欲尽佳句,能歌翻咏仙难成”表达了诗人想要将这美景化作诗歌,但即使能够吟咏这些仙境般的画面,也很难完全传神。

“天门幽深十里西,无奈落日催人归”则是诗人在这片被称为“天门”的深邃山谷中,感到时间仓促夕阳迫近,不得不结束探险之旅。

最后,“谁能可属天宫事,为我乞取须臾期。上天无梯日不顾,牢落归来坛未暮”则是诗人在离开这片仙境时的感慨。谁能够把这与世隔绝的天然奇观告诉天上的神灵?请为我求一个短暂的延期,因为到了晚上,上天之门将关闭,而我的心还沉浸在这未尽的探险中。

“闭门下马一衾寒,梦想魂驰在何处”则是诗人回到凡尘后的一种感慨。门已经关闭,马也被牵了下来,夜晚的凉意如同薄衾覆盖着他,他的心灵仿佛还在那片仙境中徘徊。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和丰富联想,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向往,以及对于世俗生活的一种超脱和逃避。

收录诗词(424)

韩愈(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 籍贯: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
  • 生卒年:768~824

相关古诗词

题炭谷湫祠堂

万生都阳明,幽暗鬼所寰。

嗟龙独何智,出入人鬼间。

不知谁为助,若执造化关。

厌处平地水,巢居插天山。

列峰若攒指,石盂仰环环。

巨灵高其捧,保此一掬悭。

森沈固含蓄,本以储阴奸。

鱼鳖蒙拥护,群嬉傲天顽。

翾翾栖托禽,飞飞一何闲。

祠堂像侔真,擢玉纡烟鬟。

群怪俨伺候,恩威在其颜。

我来日正中,悚惕思先还。

寄立尺寸地,敢言来途艰。

吁无吹毛刃,血此牛蹄殷。

至令乘水旱,鼓舞寡与鳏。

林丛镇冥冥,穷年无由删。

妍英杂艳实,星琐黄朱斑。

石级皆险滑,颠跻莫牵攀。

龙区雏众碎,付与宿已颁。

弃去可奈何,吾其死茅菅。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龊龊

龊龊当世士,所忧在饥寒。

但见贱者悲,不闻贵者叹。

大贤事业异,远抱非俗观。

报国心皎洁,念时涕汍澜。

妖姬坐左右,柔指发哀弹。

酒肴虽日陈,感激宁为欢。

秋阴欺白日,泥潦不少乾。

河堤决东郡,老弱随惊湍。

天意固有属,谁能诘其端。

愿辱太守荐,得充谏诤官。

排云叫阊阖,披腹呈琅玕。

致君岂无术,自进诚独难。

形式: 古风 押[寒]韵

燕河南府秀才得生字

吾皇绍祖烈,天下再太平。

诏下诸郡国,岁贡乡曲英。

元和五年冬,房公尹东京。

功曹上言公,是月当登名。

乃选二十县,试官得鸿生。

群儒负己材,相贺简择精。

怒起簸羽翮,引吭吐铿轰。

此都自周公,文章继名声。

自非绝殊尤,难使耳目惊。

今者遭震薄,不能出声鸣。

鄙夫忝县尹,愧慄难为情。

惟求文章写,不敢妒与争。

还家敕妻儿,具此煎炰烹。

柿红蒲萄紫,肴果相扶檠。

芳荼出蜀门,好酒浓且清。

何能充欢燕,庶以露厥诚。

昨闻诏书下,权公作邦桢。

文人得其职,文道当大行。

阴风搅短日,冷雨涩不晴。

勉哉戒徒驭,家国迟子荣。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赠刘师服

羡君齿牙牢且洁,大肉硬饼如刀截。

我今呀豁落者多,所存十馀皆兀臲。

匙抄烂饭稳送之,合口软嚼如牛呞。

妻儿恐我生怅望,盘中不饤栗与梨。

祗今年才四十五,后日悬知渐莽卤。

朱颜皓颈讶莫亲,此外诸馀谁更数。

忆昔太公仕进初,口含两齿无赢馀。

虞翻十三比岂少,遂自惋恨形于书。

丈夫命存百无害,谁能点检形骸外。

巨缗东钓傥可期,与子共饱鲸鱼脍。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