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赴荆南寄别李剑州

使君高义驱今古,寥落三年坐剑州。

但见文翁能化俗,焉知李广未封侯。

路经滟滪双蓬鬓,天入沧浪一钓舟。

戎马相逢更何日?春风回首仲宣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你高风义节纵贯古今,却在寥落中困在剑州不得升迁。
世人只知文翁能够移风易俗,却往往忘记了李广一生不得封侯。
路经滟灏滩时我一个人双鬓蓬松地望着自己的小船在水上起起落落。
这年月兵荒马乱,我们什么时候才能再相逢呢?也许是春风和煦的时节在仲宣楼中相见吧。

注释

使君:指李剑州,当时任剑州刺史,是位有才能而未被朝廷重用的地方官,名字不详。
文翁:西汉庐江舒县(今安徽庐江西)人。
俗:一作“蜀”。
李广:西汉名将。
滟灏:即滟滪滩,在四川奉节县东五公里瞿塘峡口,旧时是长江三峡的著名险滩。
仲宣楼:汉末文学家王粲在荆州避难的地方。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未来不确定的担忧。开篇“使君高义驱今古”,诗人赞扬李剑州的高尚品德,如同古代圣贤一般令人景仰。“寥落三年坐剑州”则描绘了李剑州在剑州孤独地度过了三年的时光,寥落意味着时间的流逝和心中的孤独。

“但见文翁能化俗,焉知李广未封侯”是对比。文翁,即著名道士葛洪,据说能够炼丹求仙,而历史上有名的将领李广虽英勇却终究没有得到封侯的荣誉。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功业与成就的思考。

“路经滟滊双蓬鬓,天入沧浪一钓舟”则是写景。滟滊双蓬鬓形容的是水边蓬草丛生,而“天入沧浪一钓舟”则描绘了一幅诗人乘舟在波涛中前行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感受。

最后,“戎马相逢更何日,春风回首仲宣楼”是诗人的感慨。戎马相逢,即战争频仍的时代,诗人在此呼唤着和平之日。而“春风回首仲宣楼”则是诗人在春天的微风中回望自己曾经居住过的地方——仲宣楼,这里充满了对往昔时光的怀念。

整首诗通过对友人的赞美、对生命和功业的思考、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以及对和平时光的向往,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寄情山水的人生态度。

收录诗词(1462)

杜甫(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草堂纪念

  • 字:子美
  • 籍贯: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
  • 生卒年:712-770

相关古诗词

将晓二首(其一)

石城除击柝,铁锁欲开关。

鼓角悲荒塞,星河落曙山。

巴人常小梗,蜀使动无还。

垂老孤帆色,飘飘犯百蛮。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将晓二首(其二)

军吏回官烛,舟人自楚歌。

寒沙蒙薄雾,落月去清波。

壮惜身名晚,衰惭应接多。

归朝日簪笏,筋力定如何。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屏迹三首(其一)

用拙存吾道,幽居近物情。

桑麻深雨露,燕雀半生成。

村鼓时时急,渔舟个个轻。

杖藜从白首,心迹喜双清。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屏迹三首(其二)

晚起家何事,无营地转幽。

竹光团野色,舍影漾江流。

失学从儿懒,长贫任妇愁。

百年浑得醉,一月不梳头。

形式: 古风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