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二十日,恭闻太皇太后升遐,以轼罪人,不许成服,欲哭则不敢,欲泣则不可,故作挽词二章(其一)

巍然开济两朝勋,信矣才难十乱臣。

原庙固应祠百世,先王何止活千人。

和熹未圣犹贪位,明德虽贤不及民。

月落风悲天雨泣,谁将椽笔写光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巨匠苏轼的作品,其深含哀思和无奈之情,展现了作者对现实政治环境的不满与批判。

“巍然开济两朝勋”一句,以宏伟壮丽的词汇描绘出历代帝王的功业,但紧接着的“信矣才难十乱臣”则流露出作者对于当时人才辈出的困境和不被重用的感慨。

接下来的“原庙固应祠百世,先王何止活千人”表达了对历史传统的尊崇与怀念,以及希望英烈之士能永远受到纪念。然而,“和熹未圣犹贪位,明德虽贤不及民”则抒发了对于当权者贪恋位置、有德之人却不得其用的悲愤。

最后两句“月落风悲天雨泣,谁将椽笔写光尘”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出作者内心的悲凉与无助,以及对历史功绩记录者的渴望。

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苏轼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卓越的文学才华,也透露出他对于政治环境的深刻洞察与个人情感的复杂流露。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十月二十日,恭闻太皇太后升遐,以轼罪人,不许成服,欲哭则不敢,欲泣则不可,故作挽词二章(其二)

未报山陵国士知,绕林松柏已猗猗。

一声恸哭犹无所,万死酬恩更有时。

梦里天衢隘云仗,人间雨泪变彤帷。

《关雎》、《卷耳》平生事,白首累臣正坐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御史台榆、槐、竹、柏四首(其一)榆

我行汴堤上,厌见榆阴绿。

千株不盈亩,斩伐同一束。

及居幽囚中,亦复见此木。

蠹皮溜秋雨,病叶埋墙曲。

谁言霜雪苦,生意殊未足。

坐待春风至,飞英覆空屋。

形式: 古风

御史台榆、槐、竹、柏四首(其二)槐

忆我初来时,草木向衰歇。

高槐虽惊秋,晚蝉犹抱叶。

淹留未云几,离离见疏荚。

栖鸦寒不去,哀叫饥啄雪。

破巢带空枝,疏影挂残月。

岂无两翅羽,伴我此愁绝。

形式: 古风

御史台榆、槐、竹、柏四首(其三)竹

今日南风来,吹乱庭前竹。

低昂中音会,甲刃纷相触。

萧然风雪意,可折不可辱。

风霁竹已回,猗猗散青玉。

故山今何有,秋雨荒篱菊。

此君知健否,归扫南轩绿。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