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尽日行方到,何年独此林。
客归惟鹤伴,人少似师心。
坐石落松子,禅床摇竹阴。
山灵怕惊定,不遣夜猿吟。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人在山林中偶遇一处清幽之地,心生向往之情。诗中的意境宁静而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孤独。
"尽日行方到,何年独此林"两句,表达了诗人长时间的跋涉后终于到达了一片幽静的林中,并对这片林地产生了独占之念。这里的"何年"用来强调诗人对这份孤独感受的深刻和持久。
"客归惟鹤伴,人少似师心"两句,则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的生活状态。鹤作为高洁之鸟的象征,与诗人的清高品格相呼应,而"人少似师心"则暗示了诗人对佛法的向往和对僧侣生涯的理解。
"坐石落松子,禅床摇竹阴"两句,更是用具体的景物描写来表达诗人的静修生活。坐在石头上,聆听着松子的落下声响,以及在竹影摇曳中打坐,这些细节均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
最后两句"山灵怕惊定,不遣夜猿吟"则是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和对内心宁静状态的维护。诗人不愿意打扰山林中的神灵,也不让夜晚的猿啼声打破这份宁静,表达了一种对精神世界的珍视。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和内心感受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佛法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孤独与宁静生活状态的追求。
不详
晚唐大臣,著名诗人。会昌六年,进士及第,补盩厔县尉。仕宦显达,历任三镇从事,累迁嘉州刺史、各部郎中、同州刺史、工部尚书,先后担任感化军、武宁军和忠武军节度使。广明元年,为许州大将周岌所逐,全家遇害。癖于作诗,称赞“诗古赋纵横,令人畏后生”。著有《诗集》十卷、《繁城集》一卷
温燠坐相侵,罗襦一水沈。
拜深知有意,令背不无心。
近住应名玉,前生约姓阴。
东山期已定,相许便抽簪。
一字新声一颗珠,转喉疑是击珊瑚。
听时坐部音中有,唱后樱花叶里无。
汉浦蔑闻虚解佩,临邛焉用枉当垆。
谁人得向青楼宿,便是仙郎不是夫。
丈室久多病,小园晴独游。
鸣蛩孤烛雨,啅雀一篱秋。
圣主恩难谢,生灵志亦忧。
他年谁识我,心迹在徐州。
萧条秋雨地,独院阻同群。
一夜惊为客,多年不见君。
边心生落日,乡思羡归云。
更在相思处,子规灯下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