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二十夜记梦

生来不作浮名计,老去翻惊幽梦奇。

宫黍不知哀九庙,廷麻犹听拜三师。

睡昏拟草榻前疏,寤辟疑催牖下期。

更把在前荣路看,痴翁说梦尽添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自出生就不做追求虚名的打算,年老时反而惊讶于梦境中的奇异情节。
皇宫中的黍稷祭祀不再关心,朝廷上还能听到对三位老师的礼拜声。
昏睡前想在草榻前写些闲言,醒来后怀疑窗外的呼唤是期许的信号。
再把眼前的荣华之路视为梦幻,痴心的老翁讲述梦境只会更加痴狂。

注释

浮名:虚名,名誉。
惊:惊讶。
幽梦:深沉或奇异的梦境。
九庙:古代帝王为祖先设立的多座宗庙,象征国家和皇室。
廷麻:古代朝廷上官员的服饰,此处代指朝廷。
三师:古代对国君老师的一种尊称,如太师、少师、国师。
拟:打算,计划。
草榻:简陋的床铺。
疏:闲散的文字,这里可能指日记或随笔。
寤辟:醒来。
牖下期:窗边的期待,可能指某种召唤或约定。
荣路:显赫的道路,比喻仕途或成功之路。
痴翁:痴心的老者。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马廷鸾所作,名为《五月二十夜记梦》。通过对诗句的分析,可以看出诗人在梦中经历了一系列超脱现实的场景,并借此表达了他对于世俗名利的淡然态度以及对于传统礼教的怀念。

首句“生来不作浮名计”,表明诗人从一开始就不追求虚名。接着,“老去翻惊幽梦奇”则显示诗人年老时,对于那些过去在梦中经历过的奇异事物仍然感到震惊和困惑。

“宫黍不知哀九庙”,这里的“宫黍”指的是皇家的宗庙,而“不知哀九庙”则是说这些宗庙中的神灵对于世间的悲哀不知情。紧接着,“廷麻犹听拜三师”显示诗人在梦中依旧保持着对传统礼教的尊重和遵守,尽管现实生活中可能已经远离了这种习俗。

“睡昏拟草榻前疏”,表达的是诗人在梦中的迷茫状态,而“寤辟疑催牖下期”则是说醒来时仍然感到困惑和急迫,似乎有某种期限或约定需要完成。

最后两句,“更把在前荣路看,痴翁说梦尽添痴”,诗人在回顾过去的荣耀时,依旧沉浸于梦境之中,而“痴翁”自指,这里的“说梦”则是表达了诗人对于现实与梦境之间界限模糊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梦境的描述,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他对于传统价值观念的坚守,以及面对世俗生活时的一种超然态度。

收录诗词(231)

马廷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双鹤

荒塘水竭只蹄涔,双鹤翩然啄午阴。

此纵有鱼应渴死,不濡其咮漫窥临。

病鸱尚畏泥坑辱,宿鸟常虞矰缴侵。

何似舂锄甘寂寞,一滩藻荇立清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无题(其三)

闻道江边起柁楼,欲将吾道付沧洲。

三年恶瞰卢仝屋,一日轻装范蠡舟。

蹈海高怀欣独往,济川好手蹇难留。

樯阴舸下能容我,雨笠烟蓑傲白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冬至

山寒律琯又飞灰,万壑松风冬起雷。

风景不殊云黯淡,雪霜初霁日徘徊。

无人献袜抛尘屦,有客传觞酦冻醅。

天地不教阳德尽,韦编曾叩伏羲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北平家传成(其一)编首

三百年间事屡危,降之人杰岂中衰。

巍巍祖烈将千岁,赫赫元功彼一时。

起义堂碑云汉丽,凌烟阁像日星垂。

藏山自纂前朝史,付与云礽百代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