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青潭岩顶题壁

共羡溪山好,逍遥似隔凡。

钟声敲落日,飞鸟趁归帆。

暮霭长林泊,秋光远渚衔。

精篮藏极顶,爽岭遍松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咸]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临青潭岩顶所见的壮丽景色与内心感受。首句“共羡溪山好”,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共同赞叹,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逍遥似隔凡”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远离世俗的感觉,仿佛置身于一个与世隔绝的仙境之中。

接下来的“钟声敲落日”,以钟声作为背景音,与夕阳的景象相融合,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庄严的氛围。钟声悠扬,似乎在为一天的结束奏响赞歌,同时也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

“飞鸟趁归帆”这一句,通过动态的意象,展现了自然界的生命活力。飞鸟追逐着归航的船只,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既表现了自然界的和谐共生,也隐含了对自由与归宿的向往。

“暮霭长林泊,秋光远渚衔”描绘了傍晚时分的景象,雾气弥漫,树林静默,远处的水边泛着秋光,给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忧郁的美感。这两句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大自然的多变与丰富。

最后,“精篮藏极顶,爽岭遍松杉”将视线引向更高处,精巧的篮子隐藏在山顶,清爽的山岭上遍布着松树和杉树。这不仅体现了对自然之美的追求,也寓意着心灵的纯净与高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内心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情趣。

收录诗词(614)

林占梅(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历史人物,是中国清朝官员。根据《重修台湾省通志》记载,他于1802年上任台湾府儒学训导,隶属于台湾道台湾府,为台湾清治时期的地方官员,该官职主要从事台湾府境内之教育行政部分,受台湾府儒学教授制约,该官职亦通常为闽籍,语言可与台湾人互作沟通,事实上,教学上也以闽语为主,官话为辅

相关古诗词

夜宿清水岩僧舍

幽区秋色晚,日夕倍生凉。

地险山多石,林疏叶落霜。

寒泉分细濑,明月碎流光。鹤梦危松稳,?声峭壁藏。

烟霞□道侣,钟磬答禅堂。

老衲元谈奥,沙弥夜课长。

烛销莲漏水,茶沸竹炉香。

饭罢同趺坐,蒲团睡味良。

形式: 排律 押[阳]韵

夜不成寐,作此自遣(其一)

儿时游冶废陈编,樗栎材微黯自怜。

谋利无心云出岫,思亲有泪涧渚泉。

理难胜数徒憎命,事不如人敢怨天。

除却琴樽陶写外,得来灵药只酣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夜不成寐,作此自遣(其二)

庭树更深薄雾笼,荧荧灯火小窗红。

书因烦燥温难熟,诗到穷愁写易工。

寂坐时闻鸡腷膊,孤琴迭倚槛西东。

无端壮岁干云气,并作离情感断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夜卧有感

掠地垂帘合复开,残香一缕恋琴台。

阶前蟋蟀悲花落,槛外芭蕉报雨来。

凉夜易生秋士感,雄心未敢壮年灰。

妖氛频听延湖汉,戢乱谁为颇、牧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