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香象红蕖坐,花盆白石台。
上公金印去,王子玉驹来。
心是寒瓶水,明无宝镜埃。
世人何扰扰,时为一言开。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雅致的画面,以香象和红蕖为主题,展现出禅斋的清幽氛围。"香象红蕖坐"一句,象以香为名,暗示其高洁,红蕖则象征着禅师的清净心境。"花盆白石台"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素净,白石与花的对比,更显禅意。
"上公金印去,王子玉驹来",运用典故,暗示禅师已超脱世俗,放下权位,而智慧如王子玉驹般纯洁地到来。"心是寒瓶水,明无宝镜埃",将禅师的心比作清澈的寒泉,比喻其内心的澄明,不染尘埃,如同宝镜无垢。
最后两句"世人何扰扰,时为一言开",批评了世人的纷扰,表达了诗人对禅师智慧能开人心、带来宁静的敬仰。整首诗通过描绘禅斋景象和禅师的内心世界,传达出对超然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反思。梅尧臣的诗风质朴自然,此诗亦体现了其清新淡泊的审美取向。
不详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跃马西畿令,家茔在洛阳。
衣沾寒食雨,花发故宫墙。
冷淡鸠鸣屋,宽闲水满塘。
送君悲渐老,空忆钓伊鲂。
编绝不加新,于今十二春。
绿窗重展目,静几勿生尘。
岂爱吾庐日,终将道者亲。
莫嫌同刺字,漫灭看难真。
风嚎大泽晚,云覆女墙低。
惊霰夜将集,广庭朝复迷。
莺鸣寒蔽日,雁泊冻生溪。
会待飘花密,开轩意外题。
未破河西寇,朝廷尚有忧。
淮南命儒帅,塞上足封侯。
莫擐黄金甲,须存百胜谋。
昔尝经黠虏,今去正防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