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丹阳北楼

寒皋那可望,旅望又初还。

迢遰高楼上,萧条旷野闲。

暮晴依远水,秋兴属连山。

浮客时相见,霜凋动翠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翻译

寒冷的水边无法眺望,旅途中的期待又重新开始。
在遥远的高楼上,空旷的田野显得格外寂寥。
傍晚的晴空映照着远处的水面,秋天的思绪随着连绵的山峦延伸。
漂泊的旅人偶尔能相遇,秋霜使他们的容颜更加苍老。

注释

寒皋:寒冷的水边。
那可望:无法眺望。
旅望:旅途中的期待。
初还:重新开始。
迢遰:遥远的。
高楼上:高高的楼房。
萧条:空旷而寂寥。
旷野闲:空旷的田野。
暮晴:傍晚的晴空。
依:映照。
远水:远处的水面。
秋兴:秋天的思绪。
属:随着。
连山:连绵的山峦。
浮客:漂泊的旅人。
霜凋:秋霜使……凋零。
翠颜:青翠的容颜。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丹阳北楼所见景象和内心感受。"寒皋那可望,旅望又初还"表达了对远方的眺望以及重返之旅的无限思索。"迢遴高楼上,萧条旷野闲"则写出了诗人登楼所见之景象,楼高而幽静,四周空阔。"暮晴依远水,秋兴属连山"描绘了黄昏时分的宁静与秋日对自然美景的向往。

最后两句"浮客时相见,霜凋动翠颜"则表达了诗人作为行者,与他人偶尔相遇之情,以及秋风中草木凋零,生机渐失的感慨。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出一种淡淡的离愁和对人世间聚散无常的感悟。

收录诗词(74)

郎士元(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天宝十五载(756)登进士第。安史之乱中,避难江南。宝应元年(762)补渭南尉,历任拾遗、补阙、校书等职,官至郢州刺史。与钱起齐名,世称"钱郎"。他们诗名甚盛,当时有"前有沈宋,后有钱郎"(高仲武《中兴间气集》)之说

  • 字:君胄,唐代诗人,中山(今河北定县)人
  • 生卒年:生卒年不详,一说727年—780年?

相关古诗词

赋得长洲苑送李惠

草深那可访,地久阻相传。

散漫三秋雨,疏芜万里烟。

都迷采兰处,强记馆娃年。

客有游吴者,临风思眇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酬王季友题半日村别业兼呈李明府

村映寒原日已斜,烟生密竹早归鸦。

长溪南路当群岫,半景东邻照数家。

门通小径连芳草,马饮春泉踏浅沙。

欲待主人林上月,还思潘岳县中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酬萧二十七侍御初秋言怀

楚客秋多兴,江林月渐生。

细枝凉叶动,极浦早鸿声。

胜赏睽前夕,新诗报远情。

曲高惭和者,惆怅闭寒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题精舍寺

石林精舍武溪东,夜扣禅关谒远公。

月在上方诸品静,僧持半偈万缘空。

秋山竟日闻猿啸,落木寒泉听不穷。

惟有双峰最高顶,此心期与故人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