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酒高殿上

三清传旨酒,柏梁奉欢宴。

霜云动玉叶,冻水疏金箭。

羽籥响钟石,流泉灌金殿。

盛时不再得,光景驰如电。

形式: 乐府曲辞 押[霰]韵

翻译

仙界传达旨意设宴,柏梁台上共庆欢聚。
霜冻云绕玉树摇曳,冰冷水流穿梭金箭般桥。
乐声中羽龠随钟磐共鸣,清泉潺潺流过黄金殿堂。
繁盛时光一去不复返,光阴如电转瞬即逝。

注释

三清:道教中的最高神祇,指玉清、上清、太清。
柏梁:汉代宫殿名,此处泛指华丽的殿堂,也可指代皇家。
欢宴:欢乐的宴会。
霜云:秋冬的云雾,常带寒意。
玉叶:比喻贵重或美好的树叶,这里可能指宫中树木。
冻水:冰冻的水。
金箭:比喻桥如金制的箭,形容其华丽。
羽籥:古代舞蹈或祭祀时所用的礼仪乐器,形似羽毛。
钟石:钟磬,古代打击乐器,代表音乐与和谐。
流泉:流动的泉水。
盛时:繁荣兴盛的时期。
光景:时光、光阴。
驰如电:形容时间飞逝,快如闪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仙境中的宴会,充满了超脱尘世的意境和神秘的情趣。"三清传旨酒"表明这是一个高层次的精神世界,其中的酒不再是普通的饮品,而是具有某种精神象征意义的佳酿。"柏梁奉欢宴"则进一步描绘了这场宴会的盛大与喜庆。

接下来的"霜云动玉叶,冻水疏金箭"一句,以精美的笔触勾勒出天气的清冷和景物的洁净。霜云轻拂,玉叶摇曳,给人以超凡脱俗之感;而冻水与金箭则透露出一种严寒中蕴含着坚硬与锋利的意象。

"羽籥响钟石,流泉灌金殿"这两句,则通过对声音和流动的描写,使整个场景生动起来。羽籥之声,如同天籁之音,清脆而又神秘;钟石则是古代常用的乐器,这里用以形容仙境中的音乐之美。流泉灌金殿,则给人以奢华与纯净的双重感受。

最后两句"盛时不再得,光景驰如电"表达了诗人对这短暂而难以重复的美好时光的珍惜和无奈。这里的"盛时"指的是宴会达到高潮的瞬间,而"光景"则是整个仙境宴会所展现出的壮丽景象。"驰如电"形容这一切变化得如此迅速,让人措手不及。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其精致的笔触和独特的情感,成功地构建了一个超脱凡尘、美轮美奂的仙境宴会场景。

收录诗词(104)

江总(南北朝)

成就

不详

经历

文学家。祖籍济阳考城(今河南兰考)。出身高门,幼聪敏,有文才。年十八,为宣惠武陵王府法曹参军,迁尚书殿中郎。所作诗篇深受梁武帝赏识,官至太常卿。张缵、王筠、刘之遴,乃一时高才学士,皆对雅相推重,与之为忘年友。侯景之乱后,避难会稽,流寓岭南,至陈文帝天嘉四年(563)才被征召回建康,任中书侍郎。陈后主时,官至尚书令,故世称“江令”。任上“总当权宰,不持政务,但日与后主游宴后庭”,“由是国政日颓,纲纪不立”(《陈书·传》)。隋文帝开皇九年(589)灭陈,入隋为上开府,后放回江南,去世于江都(今江苏扬州)

  • 字:总持
  • 生卒年:519~594

相关古诗词

雉子斑

麦垄新秋来,泽雉屡徘徊。

依花似协妒,拂草乍惊媒。

三春桃照李,二月柳争梅。

暂住如皋路,当令巧笑开。

形式: 乐府曲辞 押[灰]韵

箫史曲

弄玉秦家女,箫史仙处童。

来时兔月满,去后凤楼空。

密笑开还敛,浮声咽更通。

相期红粉色,飞向紫烟中。

形式: 乐府曲辞 押[东]韵

静卧栖霞寺房望徐祭酒诗

绝俗俗无侣,修心心自斋。

连崖夕气合,虚宇宿云霾。

卧藤新接户,欹石久成阶。

树声非有意,禽戏似忘怀。

故人市朝狎,心期林壑乖。

唯怜对芳杜,可以为吾侪。

形式: 古风 押[佳]韵

骢马驱

长城兵气寒,饮马讵为难。

暂解青丝辔,行歇镂衢鞍。

白登围转急,黄河冻不乾。

万里朝飞电,论功易走丸。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