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裴十八图南归嵩山二首(其一)

何处可为别,长安青绮门。

胡姬招素手,延客醉金樽。

临当上马时,我独与君言。

风吹芳兰折,日没鸟雀喧。

举手指飞鸿,此情难具论。

同归无早晚,颍水有清源。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翻译

何处可以告别,就在长安的青绮门。
胡姬伸出白皙的手,邀请客人共饮金杯中的美酒。
即将跨马离去之际,我独自对你说这番话。
风吹过,芬芳的兰花被折断,日落时分,鸟雀的喧闹声四起。
我抬手指向飞翔的大雁,这份情感难以言表。
无论何时归去,只要心意相同,源头清澈的颖水便是我们的归宿。

注释

长安:古代都城,这里指长安城。
青绮门:长安城的一座城门。
胡姬:西域或少数民族的女子。
素手:洁白的手。
延客:邀请客人。
金樽:盛满美酒的金杯。
上马:骑马出发。
我独与君言:我单独对你说。
芳兰:兰花,象征高雅。
日没:日落。
飞鸿:大雁,常用来寄托离愁。
难具论:难以详细述说。
同归:一同归去。
清源:清澈的源头。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作品,属于豪放派风格。诗中描绘了朋友别离时的情景,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留恋和不舍。

"何处可为别,长安青绮门。胡姬招素手,延客醉金樽。"

开篇即设置了一种氛围,诗人在长安城中寻找与朋友告别的地方,那“青绮门”可能是某个特定的地点,或许只是一个富有情感的象征。"胡姬"通常指的是边疆地区的女子,这里用来形容美丽的女性,她以白净的手招呼诗人,邀请他饮酒。这两句表现了诗人对朋友和美好生活的留恋。

"临当上马时,我独与君言。风吹芳兰折,日没鸟雀喧。"

随后,诗人在即将告别之际,与朋友私语,分享彼此的心意。这一刻充满了离愁,同时自然界的景象也被描绘出来,"风吹芳兰折"和"日没鸟雀喧"都增添了一种淡淡的哀愁。

"举手指飞鸿,此情难具论。同归无早晚,颍水有清源。"

诗人用手势指向远方的飞鸿,表达自己无法用言语来形容这份离别之情。最后两句则是对未来的一种憧憬,无论何时归去,都会有那清澈的颍水在等待着他们。

整首诗通过对长安美景和朋友相聚的描绘,以及对即将到来的分别的哀愁,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1046)

李白(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 字:太白
  • 号:青莲居士
  • 生卒年:701年-762年

相关古诗词

送裴十八图南归嵩山二首(其二)

君思颍水绿,忽复归嵩岑。

归时莫洗耳,为我洗其心。

洗心得真情,洗耳徒买名。

谢公终一起,相与济苍生。

形式: 古风

送薛九被谗去鲁

宋人不辨玉,鲁贱东家丘。

我笑薛夫子,胡为两地游。

黄金消众口,白璧竟难投。

梧桐生蒺藜,绿竹乏佳实。

凤凰宿谁家,遂与群鸡匹。

田家养老马,穷士归其门。

蛾眉笑躄者,宾客去平原。

却斩美人首,三千还骏奔。

毛公一挺剑,楚赵两相存。

孟尝习狡兔,三窟赖冯谖。

信陵夺兵符,为用侯生言。

春申一何愚,刎首为李园。

贤哉四公子,抚掌黄泉里。

借问笑何人,笑人不好士。

尔去且勿諠,桃李竟何言。

沙丘无漂母,谁肯饭王孙。

形式: 古风

郢门秋怀

郢门一为客,巴月三成弦。

朔风正摇落,行子愁归旋。

杳杳山外日,茫茫江上天。

人迷洞庭水,雁度潇湘烟。

清旷谐宿好,缁磷及此年。

百龄何荡漾,万化相推迁。

空谒苍梧帝,徒寻溟海仙。

已闻蓬海浅,岂见三桃圆。

倚剑增浩叹,扪襟还自怜。

终当游五湖,濯足沧浪泉。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闺情

流水去绝国,浮云辞故关。

水或恋前浦,云犹归旧山。

恨君流沙去,弃妾渔阳间。

玉箸夜垂流,双双落朱颜。

黄鸟坐相悲,绿杨谁更攀。

织锦心草草,挑灯泪斑斑。

窥镜不自识,况乃狂夫还。

形式: 古风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