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名为《感遇(其十三)》,由明代诗人邓云霄所作。诗中以登临苏州台为引子,抒发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与对古代英雄的追思。
首句“我登苏台上,怀古生百忧”,诗人登上苏州台,心中涌起对过往历史的深深怀念,引发了百般忧愁。接着,“霸气已沦没,草深麋鹿游”两句,描绘了昔日雄霸一方的英雄事迹已成过眼云烟,草木茂盛,麋鹿自由游荡的情景,暗喻英雄时代已逝,世事沧桑。
“锦帆落天外,孤月照长洲”则进一步渲染了历史的苍凉与孤独。锦帆远去,象征着英雄的辉煌不再;孤月高悬,照亮了长洲,却也映照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沉思。最后,“彼美五湖子,翛然不系舟。功成耻受爵,亮节激千秋”四句,诗人赞美了五湖之中的隐士,他们逍遥自在,不被世俗名利所累,功成名就后更以高尚的节操拒绝接受荣誉,这种精神激励着千秋万代。
整首诗通过描绘历史遗迹和隐士形象,表达了对英雄时代消逝的感慨以及对高尚人格的颂扬,体现了诗人深邃的历史观和道德追求。